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https://www.0662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动态 > 正文

腾讯 Q3 财报公布:47 亿元云收入增长背后,到底有啥技术“推手”

发布时间:2019-12-20 03:54:46 所属栏目:动态 来源:站长网
导读:11 月 13 日,腾讯公布了截止 9 月 30 日的 2019 年 Q3 季度财报。财报显示,腾讯今年第三财季实际营收 972.36 亿元,同比增长 21%,非通用会计准则下净利 244.12 亿元,同比增长 24%,其中,腾讯在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等新业务上增长强劲。 值得注意的是,

11 月 13 日,腾讯公布了截止 9 月 30 日的 2019 年 Q3 季度财报。财报显示,腾讯今年第三财季实际营收 972.36 亿元,同比增长 21%,非通用会计准则下净利 244.12 亿元,同比增长 24%,其中,腾讯在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等新业务上增长强劲。

值得注意的是,腾讯在本次季报中单独披露了云服务收入,2019 年 Q3 季度云服务收入 47 亿元,同比增长 80%。

自腾讯 2015 年 Q4 及全年财报中首次提及云服务,腾讯云营收规模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据财报显示,2018 年腾讯云全年营收 91 亿元,而 2019 Q3 单季就已超 2018 年全年营收的 50%。在过去四年中,腾讯云的营收规模也均保持着三位数增长。

可以说,腾讯云业务如此强劲的收入增长,离不开其在云计算领域的长期研发与投入,而技术积累和创新更是腾讯云 To B 业务增长背后最有力的“推手”。

高速增长背后助力者,腾讯云自研技术体系大揭秘

2019 年 Q3 季度,也是腾讯进行重大组织架构升级一周年的答卷时刻。财报显示,2018 年前三季度,腾讯云收入超过 60 亿元,而 2019 年 Q3 单季度收入达到 47 亿元。要说本季腾讯云业绩高速增长背后的“大功臣”,正是腾讯云所快速构建的全链路自研技术体系。

正所谓十年磨一剑,云计算技术的进一步自主创新,势必将引领新一轮的技术变革。11 月 6 日,在刚刚落幕的腾讯 2019 Techo 开发者大会上,腾讯云副总裁、云架构平台部总经理谢明表示:“腾讯云在基础设施领域已经走出了一条自主创新之路。”

会上,腾讯云在服务器、数据中心、数据库等领域发布了一系列核心技术突破,其中就包括腾讯自研服务器“星星海”、自研第四代数据中心 T-block 产品家族等基础产品。

腾讯Q3财报公布:47亿元云收入增长背后,到底有啥技术“推手”?

腾讯云自研服务器星星海

自星星海服务器研发之初,腾讯云就作了充分的考量来明确需求边界,结合了数据中心实际部署环境要求,针对云端的计算、存储、网络等场景做了重点优化,有效满足腾讯云 98% 应用场景需求,可谓是腾讯云第一款真正为云而生的自研服务器。

从运维的方面来看,星星海实现了免工具快速维护,并针对主板进行 HSC 电源设计,提供远程 AC cycle 能力,以此大幅提升运维效率。此外,从 Boot 阶段到 Runtime 阶段,星星海还能够全维度收集所有故障信息,并远程进行精准定位与数据分析,实现多维度覆盖故障诊断,全面提升运维能力。

与此同时,星星海还系统地考虑了 IDC 基础建设及服务器硬件成本,采用可重构硬件系统的方式,进行模块化设计,以满足服务器设计多样化的需求。同时,深度定制的 CPU,能够实现行业最优单核性能和最优单核 TCO。根据测试,星星海可以实现云服务实例综合性能提升 35% 以上,最大负载能效对比业界可提高 50%。

“大数据 + AI ”自研之路

据了解,腾讯大数据平台的算力资源池,目前已有超过 20 万台的规模,每天实时接入数据条数超过 30 万亿。能支撑如此大规模数据的接入和运算,与腾讯云在大数据技术领域的开拓与创新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腾讯云自研分布式机器学习引擎—— Angel

随着数据应用越来越深入,腾讯对数据挖掘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最初用来做数据训练的 MR 、 Spark 已经不能满足上亿的模型维度的需求。

2015 年初,腾讯开始自研高性能的分布式机器学习平台 Angel 。从性能上来看,Angel 采用 PS 架构,优于现有图计算系统,能够支持十亿级节点、千亿级边的传统图挖掘算法,百亿边的图神经网络算法需求。它可运行于多任务集群以及公有云环境,具备高效容错恢复机制,也更容易支持新算法,同时,Angel 能够较好支持图挖掘、图表示、图神经网络算法,具备图学习的能力。

目前 Angel 发展到 3.0 版本,能支持万亿维度,也可以兼容 Spark、PyTorch、TensorFlow 等生态,进一步降低了使用门槛。此外,Angel 今年还新增了对深度学习、图计算等的支持。

腾讯云三大自研数据库

回顾在云数据库领域的发展,腾讯云自研的数据库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为腾讯内部业务适配而生的自研数据库,典型代表是 TDSQL;另一类是基于服务海量客户,由开源数据库适配业务自主研发的数据库,比如企业级云原生数据库 CynosDB、分布式关系数据 TBase。

在金融领域,腾讯云 TDSQL 近期落地张家港农商银行,是银行传统核心系统应用国产分布式数据库的首次尝试。那么如何快速理解 TDSQL 呢?从架构上讲,TDSQL 是 Shared-Nothing 架构的分布式数据库;从部署方式来讲,TDSQL 是一款支持多租户的云数据库;从整体上来说,TDSQL 是由决策调度集群、SQLEngine、数据存储层等核心组件组成,其每个模块都基于分布式架构设计,可以实现快速扩展,无缝切换,实时故障恢复等。

CynosDB 则是将传统数据库与云计算的优势相结合,解决了传统数据库云上的难题,其设计思路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首先是计算存储分离;其次是日志下沉及异步回放,降低了计算存储分离的架构下的网络开销;然后是腾讯云自研的分布存储系统;最后是后台的持续日志备份,减轻了由于备份对数据库的冲击。

全链路自研技术体系

除了以上腾讯云已发布的自研产品外,随同星星海服务器一同推出的还有腾讯第四代数据中心 T-block 产品家族,其最大的优势就是让用户能够以搭积木的方式,快速实现全数据中心的模块化配置及建设。

在基础设施层面,腾讯云还在计算、存储、数据库等领域,发布了包括大规模云计算操作系统 VStation、自研百 EB 级存储多 AZ 架构等一系列自研成果,真正实现从底层到应用层,全方位构建腾讯云自研技术体系。

而这些核心基础技术的自研与突破,正是腾讯云 2019 年第三季度,在政务、金融、文旅、工业等领域屡获大单,保证“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强劲增长的重要前提。

截至今年 9 月底,腾讯云来自合作伙伴业务的收入同比增长了 138%,合作伙伴业务占比相比去年同期增长近 50%。Canalys 最新研究也显示,2019 年第二季度中国云基础设施市场规模同比增长 58%。在前三大厂商中,腾讯云增速最快,达到 88%。

值得关注的是,伴随着腾讯云业务收入增速加快,腾讯对外开源也开始进入了快节奏时代。在腾讯 2019 Techo 开发者大会的现场,腾讯对一众开源项目进行的联合发布,就足以说明这一点。

拉动业务增长,腾讯开源进入爆发期

此前,腾讯技术委员会对外开源管理办公室执行总监许勇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其实更多的开源项目,它可能直接从这个开源项目上收益不到什么,但是通过开源方式,能够对业务产生促进或者是拉动。”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