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https://www.0662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传媒 > 正文

拥抱云原生2.0,华为云赋能企业“护城河”新能力蓄势待发

发布时间:2020-12-30 20:28:30 所属栏目:传媒 来源:站长网
导读:巴菲特谈到的护城河理论认为,优秀的企业应该具备在未来十年二十年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的护城河能力。 那么在数字经济时代,企业如何构建强有力的、可持续发展的护城河,这里可以提供一个答案:不断利用最新的数字技术,积极进行数字化转型,并结合企业自身

巴菲特谈到的“护城河理论”认为,优秀的企业应该具备在未来十年二十年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的护城河能力。

 

那么在数字经济时代,企业如何构建强有力的、可持续发展的护城河,这里可以提供一个答案:不断利用最新的数字技术,积极进行数字化转型,并结合企业自身实践形成独特的护城河。

 

华为云提出新的“护城河理论”基石——云原生2.0。

 

2020年12月30日,华为云TechWave云原生2.0技术峰会在深圳举行。而在一个月前的11月30日,华为云发布了云原生产业白皮书、云原生2.0全景图和行动计划,并分享了华为自身基于云原生进行的数字化转型实践。

 

拥抱云原生2.0,华为云赋能企业“护城河”新能力蓄势待发

 

在我看来,此次技术峰再次清晰的阐述了企业业务和应用上云之后面临的深层次问题,以及面对这些问题华为云原生2.0的技术创新优势,并通过华为自身以及深交所、顺丰、斗鱼等行业龙头企业的实践详细描述了云原生2.0创新技术实现了怎样的业务加速。

 

当应用生于云之后,云原生技术应该随之进化

 

在华为云委托Forrester咨询公司基于中国云原生及企业级容器平台进行调查发布的云原生产业白皮书清晰的显示,“超过半数以上的受访企业意识到传统的云计算及基础架构技术无法使得企业更加有效地应对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来自多方面的挑战,以及满足保障业务连续性、提升运营效率的内生需求。”

 

这说明这些年我们一直谈的是ON Cloud,就是企业把业务从线下搬迁到云上,只是在资源层面实现了池化,形成了统一运维、部署等初始化能力。但是在业务长期运行过程中出现了烟囱式的孤岛架构、越来越繁重的单体应用、越来越膨大的数据资源等等一系列问题,ON Cloud对业务的价值还仅仅停留在资源供给的阶段。而对于需要分布式架构 、敏捷智能、以应用为中心的内生于云的新业务,ON Cloud无法充分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

 

拥抱云原生2.0,华为云赋能企业“护城河”新能力蓄势待发

华为云CTO张宇昕

 

华为云CTO张宇昕谈到“企业需要通过云原生进一步释放云计算红利,就需要由ON Cloud进阶到IN Cloud,让业务生于云、长于云,基于云原生技术和架构来构建敏捷智能的企业数字化业务,将企业的数字化建设带入新阶段。此时,云对业务的价值不再是简单的资源供给,还要能以应用为中心,为业务赋能。”

 

这就是华为云提出的企业云化从“ON Cloud”走向“IN Cloud”的核心思路,基于云原生2.0,希望企业能够基于云原生的新生能力与企业既有的能力有机协同、立而不破,进一步实现高效的资源利用、敏捷的应用开发、更智能的业务赋能以及可信可靠的安全保证,成为具备更强护城河的“新云原生企业”。

 

成为“新云原生企业” 是打造护城河的先决条件

 

不可否认,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催生了云原生1.0,但是我们也清楚的看到互联网行业的应用生态的单一性,在覆盖各个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时候有些力不从心。

 

张宇昕就认为,如果云原生技术只是聚焦在应用层,与云基础设施只是简单叠加的“云原生ON基础设施”架构。那么计算、网络、存储等基础设施无法感知应用在高可用、高性能、自动弹性等方面的诉求,也无法满足跨集群、跨区域、跨云的全局化业务场景,因此企业业务与应用无法实现真正的“云原生化”。

 

这就需要企业在向云原生企业迈进的过程中,从数据基础设施、IT架构、业务跨云、云边协同等维度进行变革和创新。而华为做的就是基于云原生基础设施的全面升级,来打造面向云原生2.0的技术和生态,来赋能企业云原生能力,从而更好的助力企业强大的数字能力。

 

基于此,华为提出在云原生2.0时代,只有云原生与基础设施融合,并且能够基于原生多元架构进行新生能力培育,实现了应用与架构的相互融合和感知,让应用能更智能、更高效的使用基础设施。支持微服务、AI、大数据、数据库等应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将应用生态从互联网扩展到全行业,才是真正的 “新云原生企业”。

 

华为的技术创新,构筑更强护城河

 

华为基于自身的实践和各个行业数字化转型实践总结,在云原生2.0时代,“新云原生企业”要具备四个典型特征:“资源高效”,“应用敏捷”, “业务智能”和“安全可信”。而华为的技术是全面赋能“新云原生企业”打造四个特征的有效手段。

 

首先,“资源高效”意味着在基础设施层面要具备云原生业务和应用的基础设施。因此云原生2.0将原有的基础设施全面升级为云原生基础设施,云原生应用与基础设施不再割裂,而是相互可感知,以实现更高效的资源使用。

 

在云原生基础设施方面,华为云打造 “以容器为核心的统一计算,以应用为中心的基础设施“,其中包含了云原生边缘平台KubeEdge,云原生批量计算平台 Volcano等。华为云原生基础设施支持x86、鲲鹏、昇腾等多种算力,可以满足不同业务场景下,客户的个性化算力诉求,同时基于华为云擎天架构的软硬协同能力,实现服务器资源100%用于业务处理,资源成本节约30%,业务处理性能提升2倍,整个网络性能提升40%。

 

其次“应用敏捷”方面, 华为云提供全生命周期应用平台,加速企业云原生转型,随着DevOps、微服务化、容器成为企业的首席架构,并开始大规模落地。基于生产、联接、编排、管理全生命周期的华为云ROMA融合集成平台,华为云提供全流程DevSecOps平台DevCloud,为开发者提供业界首家打通研发态、运行态和运维态全流程的流水线和工具,支持Full Code、 Lite Code、和No Code/Low Code三种开发模式,满足七大应用开发场景;并基于微服务“侵入式和非侵入式”双栈模式, ServiceStage打造应用的统一治理和管理。

 

最终实现ROMA Connect将新老应用和数据进行统一服务化的连接, 从而形成一个新老系统无缝连接的“立而不破”架构。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