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国际新一代信息技术合作大会在深圳举办
中科曙光高级技术顾问钟德颖带来《绿色“新基建”与智能应用服务》的演讲,分享了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及智能基础环境构建。以及创新、节能、开放、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基础设施建设路线,解读了绿色“新基建”的意义、主要特征和建设路径。联合合作伙伴英特尔,通过改进处理技术显著提高数据中心的性能,探索创新和环保技术,降低IT设备功耗,提高数据中心效率和寿命。共同促进在数据中心节能降耗工作。 澳门大学智慧城市物联网国家重点实验室助理主任马少丹为大家带来《后5G时代大规模天线通信系统的发展与挑战》,随着5G的正式商用,基于大规模天线阵列的通信系统也迈入了实际部署与商用阶段。大规模天线技术作为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 (5G)的关键技术之一,带来预期性能增益的同时还面临着高成本、高功耗等挑战。本报告重点介绍了其发展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最新的进展,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数字所所长乔宇的报告主题是《复杂视觉信息的智能理解:挑战与机遇》,他表示近年来深度学习在图像和视频分类中取得重要进展,介绍了面向复杂场景的视频行为识别深度学习技术的最新进展,以及在监控、人机交互、检索等领域的重要的应用和前瞻场景展望。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IEEE Fellow李世鹏带来《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前沿研究探索》,以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 院的研究实例,分享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的前沿探索,指出了重要的研究领域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机器学习、多源数据、智能协同、机器人系统以及计算平台等内容,激发了大家的深度思考和讨论。
29日上午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工程学院副院长黄锦辉在线为论坛做开题报告《深港双引擎驱动,建造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 ,报告指出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深圳及香港在创科产业各具优势,为贯彻国家主席对深圳未来发展提出的第六项要求,香港须把握机遇与深圳紧密合作,在建设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的任务上各展所长,推行“前研后产”模型,携手为国家未来发展作出贡献。 西北工业大学教授、鹏城实验室双聘教授蒋冬梅带来《多模态智能精神健康监测与评估》主题报告,介绍了在多模态抑郁症识别与抑郁程度估计、精神状态评估及情感日志生成,以及基于移动可穿戴设备的精神健康监测与管理方面的工作成果。分享了抑郁症的智能评估、监测与预警筛查工作中的诸多实践。 商汤科技智慧城市系统部业务副总裁金彦带来《AI让城市更有温度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治理精细化、智能化的需求越来越明显,更多委办局开始提出了对人工智能技术的业务应用需求。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加强和完善政府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态环境 保护职能,强化事前监管与事中事后监管衔接,形成监管合力,扩大智慧城市应用的范围和成效。报告介绍了商汤科技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所遇到的挑战以及对未来的设想,描绘了未来生活的智慧蓝图。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