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私有云与云原生 UCloud发力云计算新赛道
张鹏波表示,用户要把业务迁移到K8S,大概要经过这几个步骤:花三个月到一年的时间学习一下K8S;摸索搭建和维护集群的方法;业务容器化改造,业务架构梳理,最后才是部署应用。而通过Cube,用户只需要提供打包好的Docker镜像,即可快速、批量部署容器化应用,而不需要预先购买云主机或UK8S集群,并且只需为容器实际运行消耗的资源付费。 Cube底层架构基于Kubernetes,采用容器组作为最小交付单位,容器组是一组容器的集合,同一容器组内的容器共享网络和文件系统。由于Cube容器实例运行在轻量级虚拟机中,使其在安全性和隔离性上可与云主机媲美,在网络、存储以及其他功能特性上也与云主机类似,让从虚拟机迁移至容器的用户,在使用体验上尽量保持一致,降低业务容器化的改造难度。 2020年8月Cube团队与快杰相关团队展开合作,通过硬件升级、软件优化,正式将快杰云主机的相关技术特性移植到Cube上面,让Cube实例在计算、存储性能上能对标快杰云主机,提升容器用户的使用体验,使其获得容器为其带来的效率提升的同时,也能获得快杰云主机的性能与性价比:硬件环境全面升级,计算性能提升16%;镜像缓存技术,容器冷启动降至秒级;支持RSSD UDisk,存储延时低至0.1毫秒。 总之,Cube具备了免运维、按需付费、自动扩缩容和高可用等产品特质,可以应用在弹性伸缩、小程序、批量计算等应用场景。“Cube可谓是个承上启下的产品,不仅轻量且大大降低复杂性,既能让容器用户享受到Serverless模式所带来的成本降低和效率提升,也可让Kubernetes用户享受极致的弹性。”张鹏波说。 据悉,后续Cube产品会继续沿着帮助用户提升效率、降低开销、简化维护、节约成本的思路持续迭代更新。在容器性能方面,容器团队会继续优化轻量级虚拟机IO路径,减少虚拟化及管理组件的性能损耗,确保用户容器实例稳定高效运行。在服务管理方面,Cube产品层面会推出多种的容器管理控制器,并实现Cube实例直接接入Kubernetes集群的能力,为用户提供多层次的资源调度方式,适配更多业务场景。 此外,容器技术与私有云也在融合,未来UCloud将会可以在统一界面实现虚拟机和容器的管理。“通过Cube和云原生,解决用户运维上面的问题,提高运维效率,享受技术进步带给业务的好处。”叶理灯最后说。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