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https://www.0662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传媒 > 正文

混合云100问「运营篇」:跨云协同,让业务管理更高效

发布时间:2020-09-18 09:31:58 所属栏目:传媒 来源:站长网
导读:问:如何对各类公有云资源池进行有机结合和管理? 答:要对多云环境进行实现快速、敏捷、高效、弹性的管理,需要通过统一的云管平台来解决。在这方面的路线选择上,每个企业不同,但是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第一,采用开源Openstack。可以利用开源社区的优

问:如何对各类公有云资源池进行有机结合和管理?

答:要对多云环境进行实现快速、敏捷、高效、弹性的管理,需要通过统一的云管平台来解决。在这方面的路线选择上,每个企业不同,但是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第一,采用开源Openstack。可以利用开源社区的优势,获取知识较快,落地相对也较快,但是需要投入比较熟悉Openstack的人员自己研究、测试、持续跟踪、升级,尤其是在没有外部专家的情况下,升级、迭代会比较困难;

第二,自主研发。自主研发云平台最大的好处是贴近需求,可以把企业所有的资产管理、IT流程、自动化、配置管理等所有集成在一套平台上,提供端到端、场景化的IT基础设施服务,难点是投入大、开发周期长,而且必须要持续开发;

第三,直接使用商业化产品。采购一款商业化,包括厂商的闭源产品或者OpenStack商业化产品,这种方式见效最快,但是不一定完全贴近需求,往往需要二次开发。

问:在混合云环境部署业务,如何实现高效统一管理?实现工作负载优化与管理复杂性之间的平衡?

答:混合云增加了业务灵活性的代价,必然是多云和多集群环境也变得更加复杂,管理难度不断提升。如何在统一平台下,进行统一的管理和运维,甚至是智能化和可视化的运维,难度变得更大。多样化的工作负载带来了管理复杂性的挑战,绝大多数的客户没有相应的工具和流程来管理和运营复杂的混合云环境。

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势必需要一个统一的管理平台和工具,能够跨平台进行资源调度,降低系统性风险并在整个上云过程中交付更多自动化能力。对此,IBM Cloud Pak for Multicloud Management提供了完整的多云管理解决方案,以基于RedHat Openshift的容器平台为依托,其目标管理环境极为广泛,无论用户的应用运行在主流的公有云平台 (如 IBM Cloud、AWS、微软Azure、Google Cloud),还是运行在企业的私有云平台,内部系统中,均可通过Cloud Pak进行管理。此外,包括边缘计算平台如 IoT,物联网、车联网,采集端等环境,也是Cloud Pak的目标管理环境。并且,平台之上的各部分管理能力与组件模块都拥有统一的可视化操作界面,可以为用户提供统一的、端到端的、可视化的使用体验。

问:基于混合多云架构,如何更好地实现数据共享、管理和应用?

答:在混合云架构下,数据遍布于各个不同环境——不同的公有云之间、公有云与私有云之间、云与本地之间,甚至是各种边缘端。据统计, 90% 的数据是未经分析的、非结构化的,不可信或无法访问,阻碍了企业数字化重塑之旅的进程。企业只有最大化地释放数据的价值才能规模化地实现人工智能。

对此,全面集成的数据和AI平台IBM Cloud Pak for Data,基于IBM Cloud Paks,助力企业实现从数据的收集、组织到分析和融合整个过程,帮助企业实现数据价值的最大化。该平台采用云原生设计,将覆盖整个分析生命周期的市场领先服务全都统一了起来。Cloud Pak for Data 基于 Red Hat OpenShift 简化的混合云基础而构建,充分利用了其底层资源和基础架构优化及管理。并完全支持 Amazon Web Services (AWS)、Azure、Google Cloud、IBM Cloud® 等多云环境和私有云部署,帮助客户降低总体拥有成本并加速创新。

问:混合云和物联网、边缘计算等技术如何结合?

答:从关联性上看,物联网和边缘计算是企业云端触角的延伸。企业通过混合云可以构建多种不同应用,从而满足企业不同的业务需求。物联网和边缘计算技术应用就是其中的两种,通过混合云可以更好的将物联设备所收集的数据统一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同样通过混合云也可以将边缘计算处理的零散业务数据盛统一集中分析,从而使企业的云、边、端结合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服务于企业业务发展和创新。

问:在边缘端的运维如何进行? 如何确保边缘端的应用高效运行?

答:IBM Edge Application Manager 是一个智能灵活的平台,为边缘计算提供自主管理。一个管理员就可以同时轻松管理包含数以万计端点的应用环境的巨大规模、纷繁种类和变化速度。该解决方案是一个具有完整生命周期的边缘环境,可帮助您在边缘创建、部署、运行、监控、维护和扩展业务逻辑和分析应用。它可以在任何地方运行,并可以管理几乎任何边缘端点(包括服务器、网关和设备)上的工作负载。边缘端点在容器和 Red Hat® OpenShift® 企业级 Kubernetes 编排平台上运行,让您可以灵活地选择从任何公共云或私有云扩展到任何边缘服务器和设备

问:混合多云环境的运维难度大大提升,有什么好的工具可以用?

答:在解决复杂性、重复性问题方面,人工智能被认为是辅助人类的一个重要工具。而针对混合多云环境下的运维难题,IBM在今年的think大会上就推出了一款人工智能产品——Watson AIOps。利用AI技术,Watson AIOps可以自动化地对IT异常事件进行自我检测、诊断和响应,同时,基于最新版的Red Hat OpenShift构建,这还意味着Watson AIOps可以运行在任何混合云环境中,并能与包括Slack 、Box、Workday等在内的分布式工作环境的常用核心技术协同工作,从而帮助实现企业IT基础架构的自动化和弹性能力。

问:对于业务连续性和快速灾难恢复,混合云架构有何优势?

答:混合云架构意味着企业可以把不同的业务系统部署在不同的IT环境,也可以在不同IT环境之间同步和备份相关的数据。相当于,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因此,当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可以快速切换到另一个环境,从而保障前端业务的安全性和连续性。特别是在流量高峰期,还可以在多地、多环境之间进行统一、快速的IT资源调配,既保证业务稳定性,也能减少资源的浪费,降低成本。与此同时,针对一些突发的状况,譬如疫情之后集中的数字化办公、大规模的数字化业务开展,基于混合云架构,也可以帮助企业非常快地进行资源扩展和业务切换。

问:如何更好地编排和简化混合多云环境?

答:具有以下功能的敏捷多云集成架构对于成功的 IT 管理至关重要:

可见性——了解业务应用组件在何处运行非常重要。您必须在相应的业 务背景下,监控不同Kubernetes 环境中资源(例如,部署、 Pod 和 Helm 发布)的运行状况,无论它们是处于公有云还 是私有云中。

  • 治理——随着云原生环境在整个企业中迅速蔓延,DevOps 团队的 任务是确保根据企业的治理和安全策略来管理这些环境。 一站式仪表板可以为您提供一系列连贯一致的必要配置和 安全策略,用于管理日益增多的云原生组件。
  • 自动化——无论是云原生应用还是传统应用,通过端到端自动化高效地 管理和交付服务,同时支持开发人员构建符合企业策略的应 用,这些都十分关键。与之同样重要的是,采用灵活、一致的 方法在不同环境中部署应用,包括备份和灾难恢复选项,此 外还要有能力迁移工作负载。不仅如此,您还要能够在任何云端将单个 Kubernetes 集群即服务进行供应、配置和交付。

高效的 IT 管理需要在整个企业范围内实现集成,而正确的 多云解决方案则可以为您提供清晰的应用视图、内置的合规 管理支持以及自动化所带来的便捷和智能。

IBM Cloud Pak for MCM 能够提供多云环境下的应用生命周期管理、云工作负载保护与合规、容器环境管理、VM 环境管理、应用和基础架构监控等服务功能,对多云环境提供可视化的清晰洞察。

问:混合云架构下,如何提高数据生产力?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