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企业」已来,数字化从“判断题”变成“必选项”
大概在七八年以前,IT圈子中有一门“学问”,叫“如何说服老板”。在那个年代,CIO往往要费尽心力地向老板解释信息化的好处,“挖空心思”地说服他们加大IT投入。但这个话题的探讨在进入数字化时代之后,似乎已经慢慢淡化。甚至,在很多企业,如何让员工积极参与到数字化进程中,变成了老板们的苦恼。而企业IT部门的新任务,则是满足老板和业务部门提出的各种技术需求。 外部环境的日新月异、消费者需求的繁复多变、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是促使企业从被动的信息化向主动的数字化转变的重要原因,而面对眼下的疫情,这样的变革还会再进一步。 如同网上的段子所说,“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不是CEO、CFO也不是CIO,而是Coronavirus。”虽然这是个笑话,却有着事实根据。据IDC在3月份针对100多位企业CIO的调研发现,信息化和数字化程度越高的企业,其业务受疫情影响越小。反过来说,为了让业务持续发展,企业就必须迅速地提升自己的数字化能力。如今,数字化已经从一到“判断题”变成了一个“必选项”,其关键不再是“是或否”,而在于“如何做”。 数字化转型是企业全流程的数字化 “经过这次疫情,我们发现,在社会剧烈变动的情况下,最终生存下来的其实不是最聪明的,也不是最强壮的,而是数字化程度最高的。”在日前由《中外管理》杂志社、浪潮集团联合主办的“打造云上未来企业——2020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趋势圆桌论坛”上,IDC中国助理副总裁周震刚总结说。 IDC中国助理副总裁 周震刚 比如,面对疫情,包括富士康、比亚迪、上汽五菱等在内的汽车生产企业就把生产线快速切换为口罩生产,有力诠释了“人民需要什么,我们就造什么”的理念;再比如,纺织企业江苏大生基于全面的数字化基础架构支撑,仅凭四十个员工,就实现了在两万多平机房中的复工复产;更值得称赞的,是疫情中的“中国速度”——十天内火神山医院拔地而起,一天内疫情信息管理平台快速上线……所有这些例子,都充分说明了数字化的“神奇能力”。 那么,企业究竟如何构建自己的数字化能力?对此,周震刚分享了IDC的核心观点——数字化优先。据他介绍,这样的判断有四个主要依据:第一,未来的企业会把大部分预算投放到数字化创新中,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等平台,并利用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加快自身的数字化步伐;第二,业务与IT会进一步融合,IT部门需要更懂业务,业务部门也会更多地参与到IT决策中;第三,随着越来越多年轻劳动力的加入,企业员工会更容易融入到数字化过程中;第四,CIO的角色会从过去的支持者转变为新业务的创造者,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我们把这一阶段称为数字化转型2.0,把处于这一阶段的企业称为‘未来企业’。”周震刚解释说,“未来,数字化会覆盖企业经营和生产的各个环节,包括远程协作、数字化运营、智能化生产等等,可以说,涉及到了企业的全流程。” 这意味着,数字化转型将是一个浩大的工程,牵动企业运营的方方面面。因此,他认为,企业在推进的过程中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比如,在初期先建立一个数字化项目组,然后逐步将数字化能力深入到各个业务部门,建立数字化创新平台、搭建更具创新能力的基础架构。”周震刚表示。 构建智慧企业的关键是找准数字化突破口 对此,浪潮集团执行总裁王兴山也有同样的看法。他说:“对于数字化转型,企业想一蹴而就、一口吃成个胖子是不可能的。找准其中的突破口非常关键。”在王兴山看来,数字化转型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多地是管理方式、思维模式、战略方向的转变,它将触动企业的组织、流程、人力资源、文化等方方面面。而当下,企业可以先从数字化营销、财务共享和智能制造三个方面入手逐步布局数字化。 浪潮集团执行总裁 王兴山 一一拆解来看。对外,数字化营销是企业向外触角的延伸,是企业抓住客户的关键。尤其是在当下网上购物、直播带货、私欲流量如此流行的情况下,数字化营销就成了企业的不二之选。对内,王兴山认为,企业的目标应是智能化运营,在这个过程中,财务共享将是很好的抓手。而在内外数字化的基础之上,对于传统实体来说,如何持续优化供应链和产业链,实现智能制造,就显得更为迫切。 据此,我们也看到,近几年来浪潮自身也在不断加大产品云化的步伐,推出了浪潮GS Cloud、PS Cloud、云会计等系列云ERP产品,满足大中小微企业的各种上云需求,助力构建企业大脑,加速数字化转型。 浪潮云ERP 而对于“未来企业”,浪潮还提出了一个智慧企业框架,自下而上,由云数据中心、数据湖、业务中台、数字化应用构成。其中,浪潮GS Cloud的定位是一个新一代大型企业数字化平台,基于云原生、容器化、分布式、微服务等全新架构,覆盖财务、项目管理、电子采购、智能制造、大数据、资产管理、供应链管理、数字营销八个应用,可以满足端到端的全流程数字化。 据了解,目前,国内56%的央企、38%的国企,以及中国移动、中国中铁、北汽股份、潍柴动力、百果园、中通快递等众多大中型客户通过与浪潮合作实现了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以中铁工业为例,通过使用浪潮GS Cloud,中铁工业实现了几个方面的转变:在生产方式方面,从“串行生产”向“网络化协同制造”转变;在效益方面,使得产品交付周期缩短5%-10%,综合成本降低3%-5%;在服务模式方面,实现了从“卖产品”向“产品+服务”转变,建立了远程诊断系统和动态服务机制,提供密闭空间下精准监控服务,成为大型装备制造领域标杆;在角色定位方面,实现了从“粗放式工厂”向“数字化透明化工厂”转变,通过边缘数据采集,实时了解工厂内生产制造状况。 “无论是智慧企业还是未来企业,都需要强大的平台作为支撑,需要利用新一代的企业应用软件和云原生的基础架构去塑造下一代的业务流程,打造全新的企业体验。”王兴山表示。 《未来企业》白皮书定义新一代企业级应用软件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