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工龄技术大牛的肺腑感言,字字珠玑!
这就是我总结的世界需要哪些人才,我们了解这些东西以后大概就明白应该如何适应这个世界的变化。 ⑤技术领域的 11 个等级 下图所示是谷歌的 SRE 评分卡,这个评分卡主要把谷歌内部技术领域分 11 个等级。 我们可以看到: 0 等级对于相关领域不熟悉,属于刚入门。 1 是读懂这个技术的基础知识,能读懂技术基础就已经不错了。 2 可以实现小的改变,有小的动手能力,并能够在简单指导下找到更多的细节,只要简单指导一下就能跑了,有灵性。 3 基本懂这个领域,完全不需要别人帮助。 4 对于这个技术领域非常熟悉,可以完成日常工作,这基本需要有一定的经验的。对于这个技术领域有非常底层的深入和了解。 5 基本上能够解决很多难题,相对前面的 0123 登记基本可以看做是劳工和技工层次,345 可以达到特种工人层次,到 678 基本就属于设计和架构了。 6 是从零开发大规模系统,掌握底层和内部系统。 7 是了解和利用技术和相关原理,从根本上自动化大量的系统管理运维工作。 8 是对于边角技术有深入了解,能够设计部署并负责关键大规模基础设施,并且构建自动化设施。这里面的关键词是基础、底层原理、自动化,这些东西是我们科技工作者或者程序员的技术特征,跟前文的分析是一致的。 9 和 10 是能够在该技术领域出本书,到理论级了,并和标准委员会的人一起工作,了解相关的标准和方法经典的书,不是随便写的书,至少要像 TCPIP 级别,或者像 Linux 高级编程,这种经典图书或者是教科书。或者是能够发明技术,这样的人已经走在绝大多数人前面了。 ⑥认识自己 我们除了要了解这个世界大概的一些趋势,还需要了解自己。 如果你需要能够扛得住变化,首先你要找得到自己特长。你要认识自己的特长,找到自己的天赋,找到你在 DNA 里比别人强的东西,就拿你的 DNA 跟别人竞争就好了。 所以你要找到自己可以干成的事,找到别人找你请教的事,你身边人找你请教就是说明你有特长。这是找到自己特长非常非常重要,扬长避短。 如果你没有找到自己特长,就找自己有兴趣的东西。什么叫兴趣?兴趣是再难再累都不会放弃的事。如果你遇到困难就会放弃不叫兴趣,那叫叶公好龙。 如果你没有特长,没有兴趣就要学方法。这种方法就是要有时间观念,要会做计划,要懂统筹、规划。 对于做过的事情,犯过的错误多总结,举一反三,喜欢自己找答案,自己探究因果关系,这是一些方法,自己总结一些套路。 如果你没有特长,没有兴趣,也没有方法,你还能做的事就是勤奋,勤奋注定会让你成为一个比较劳累的人,也是很有可能被淘汰的人。 随着你的年纪越来越大,你的勤奋也会越来越不值钱。因为年轻人会比你更勤奋,比你更勤奋、比你斗志更强,比你能力更强,比你要钱更少的人会出现。勤奋最不值钱,但是只要你勤奋至少能够自食其力。 以上就是为了应对未来技术变化,作为个人必须要从特长、兴趣、方法一层一层筛选挖掘,如果没有这些你就要努力和勤奋。 从我个人而言,我不算是特别聪明的人,但自认为对技术还是比较感兴趣的,难的我不怕。 有很多比较难啃的技术,聪明点的人啃一个月就懂了,我不行,我可能啃半年。但是没有关系,知识都是死的,只要不怕困难总有一天会懂的。最可怕是畏难,为自己找借口,这样就不太好了。 打牢基础,以不变应万变 ①基础缘何如此重要? 前面提到的谷歌评分卡中,我们看到了许多基础原理方面的内容,其实要应对未来的变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无招胜有招,以不变应万变。 世界变化都是表面的东西,内在的东西其实并没有太多的变化。理论层面上变得不多,反而形式上的东西今天一个花样,明天一个花样,所以如果要去应对这种变化,就一定要打牢自己的基础,提升内功休养。 比如像编程的一些方式和套路,修饰模式原理本质,解耦,提升代码的重用度等。 提升代码重用度必须解耦,要跟现实解耦,提升抽象,这些都是一些技术基础。无论用什么语言,都是这么做的。 打牢基础就可以突破瓶颈,不打牢基础没有办法突破瓶颈。在技术世界不要觉得量变会造成质变,这是不可能的。 技术这个东西就像砌砖头盖房子,按照砌砖头方式做代码你不行的,因为你不懂原理,你没有办法成长上去的。 所以你必须学习基础的理论知识,如果不学这些基础理论知识,你在表面,当这个技术有变化,就会发现以前学的都没用了,要重头学一遍。 掌握技术推理可以让自己找到答案和知识,基础是抽象和归纳,很容易形成进一步的推论。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