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https://www.0662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聚焦 > 酷站推荐 > 推荐 > 正文

河南发文支持5G网络切片、边缘计算等技术研发,推动5G+工业互联网落地

发布时间:2020-09-08 11:45:43 所属栏目:推荐 来源:DVBCN
导读:近日,河南省印发了《河南省推进“5G+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到2022年初步建成中西部地区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5G+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新高地。以下为整理的部分内容: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要求建成5G基站数量达到16.8万个,实现重点产业

近日,河南省印发了《河南省推进“5G+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到2022年初步建成中西部地区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5G+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新高地。以下为整理的部分内容: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要求建成5G基站数量达到16.8万个,实现重点产业园区5G网络连续覆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内网升级改造取得积极进展。

融合创新应用方面,要求在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建设50个“5G+工业互联网”典型应用场景,打造10个“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示范园区,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解决方案,有效引领“5G+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向纵深推进。

鼓励企业联合基础电信运营公司建设基于5G的切片网络架构、边缘计算网络架构,运用SDN(软件定义网络)、TSN(时间敏感网络)、PON(工业无源光网络)等技术进行内网升级改造,支撑生产装备、信息采集设备、生产管理系统等生产要素广泛互联。

支持工业企业、信息服务企业、基础电信运营公司开展联合攻关,加快网络切片、智能传感、边缘计算、异构数据协议转换、射频芯片和模组、微波器件和天线、5G工业网关、光通信、电子材料、安全芯片等关键技术和产品研发,提升5G在工业复杂场景下对高实时、高可靠、高精度等工业应用的承载能力。

鼓励工业企业联合基础电信运营公司、信息服务企业,建设特定领域和行业“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场景,推动5G与云计算、大数据、边缘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深度融合,形成“端—边—云”协同的解决方案。

提出的融合应用场景示范工程包括“5G+超高清视频应用”、“5G+AR/VR(增强现实/虚拟现实)应用”、“5G+机器视觉应用”、“5G+远程控制应用”、“5G+智能网联车应用”、“5G+无人机应用”、“5G+云化AGV(自动导引车)应用”、“5G+云端机器人应用”八大场景。

以下为“实施方案”的全部内容:

河南省推进“5G+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河南省加快5G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推进“5G+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加快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助力先进制造业强省、网络强省建设,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发展目标

到2022年,全省5G基础网络建设、产业生态培育和应用场景示范取得明显成效,初步建成中西部地区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5G+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新高地。

信息基础设施进一步升级。全省5G基站数量达到16.8万个,实现重点产业园区5G网络连续覆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内网升级改造取得积极进展。建设2—3个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二级节点,基本满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用场景需求。

产业生态体系进一步完善。初步形成“5G+工业互联网”协同创新机制,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和产品。基本建立“1+N+N”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形成基于平台的“5G+工业互联网”生态圈,对工业企业转型升级支撑能力明显提升。

融合创新应用进一步深化。在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建设50个“5G+工业互联网”典型应用场景,打造10个“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示范园区,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解决方案,有效引领“5G+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向纵深推进。

二、主要任务

(一)实施信息基础设施提升工程。

1. 加快5G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以国家和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业集聚区为重点,加强5G基站规划布局,推进骨干网、接入网、移动网等网络基础设施优化升级,逐步实现5G网络连续覆盖。研究制定公共资源向5G网络基础设施开放支持政策,将解决5G疑难站址问题纳入各级政府督查事项,推动降低5G网络资费水平,落实无线电频谱等关键资源保障政策。(责任单位:省通信管理局、工业和信息化厅、各基础电信运营公司、河南铁塔公司)

2. 加强工业企业内网升级改造。鼓励企业联合基础电信运营公司建设基于5G的切片网络架构、边缘计算网络架构,运用SDN(软件定义网络)、TSN(时间敏感网络)、PON(工业无源光网络)等技术进行内网升级改造,支撑生产装备、信息采集设备、生产管理系统等生产要素广泛互联。培育企业内网升级改造支撑服务机构,提供设计、咨询、检测、验证等服务。(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通信管理局、各基础电信运营公司、河南铁塔公司)

3. 建设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加快洛阳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二级节点应用推广,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装备制造、食品制造等行业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完善标识解析服务体系,夯实工业领域“万物互联”基础设施。探索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产业化应用模式,通过对机器、物品进行唯一性定位和信息查询,实现数据跨企业、跨行业、跨地区共享共用。建设标识解析应用服务平台,推进标识解析在供应链、溯源、产品全生命周期管控等领域应用。(责任单位:省通信管理局、工业和信息化厅)

(二)实施产业生态体系培育工程。

1. 加强关键技术和产品研发应用。支持工业企业、信息服务企业、基础电信运营公司开展联合攻关,加快网络切片、智能传感、边缘计算、异构数据协议转换、射频芯片和模组、微波器件和天线、5G工业网关、光通信、电子材料、安全芯片等关键技术和产品研发,提升5G在工业复杂场景下对高实时、高可靠、高精度等工业应用的承载能力。推动5G技术与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DCS(分布式控制系统)等工业控制系统融合创新。(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展改革委、科技厅、通信管理局)

2. 构建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发挥技术和资源优势,与国内外知名平台运营商开展对接合作,建设1个跨行业、跨领域综合性平台,若干个垂直细分行业平台,若干个优势产业集群区域平台。组织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广应用活动,推动产业链整合、上下游互动、产学研合作,实现制造资源整合集聚和开放共享。(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3. 培育“5G+工业互联网”应用生态。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快各类研发资源在线汇聚和共享,开展生产装备和产品5G接入、5G网络应用开发验证等服务,为深化“5G+工业互联网”应用提供支撑。支持有条件的工业企业、信息服务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开展合作,研发应用面向特定行业和场景的工业APP、工业机理模型和微服务组件,完善交易和应用体系,推动工业技术经验和知识显性化、模型化、数字化。(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科技厅)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