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新基建方案:点名了有线电视宽带网;2022年要建5G基站8万个
8.构建绿色数据中心高效算力平台。按照“因地制宜、差异布局”的原则建设大数据中心,打造一体化数据中心体系,重点支持昆明、玉溪、保山、红河、普洱等州(市)建设边云协同的数据中心体系,推进旅游大数据中心、政务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先进计算中心、容灾备份中心等建设,加快国际互联网数据中心建设。到2022年,建成10个行业级数据中心。围绕将中国林业大数据中心打造成为全国林业数据汇聚治理中心,面向全国及南亚东南亚提供生态数据,做好相关服务工作。 9.打造基础研究与产业创新平台。围绕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关键技术领域,加快建设产业创新云南省实验室、面向南亚东南亚多语言人工智能研究院、智慧旅游工程研究中心、量子加密通信平台、区块链工程研究中心等产业特色鲜明、数字技术融合、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创新载体。到2022年,建成5个科技创新基础设施。 (三)铸造传统基建升级新引擎 10.实施智慧交通行动计划。加快汽车向智能移动空间和应用终端发展,提供“互联网+”智慧出行、车车通信、人车交互等车载服务,试点推广智慧车牌,强化车辆电子身份认证、实时跟踪和事件溯源,提高车辆精细化管理水平。开展基于5G的车联网示范,统筹推进汽车、公路、城市道路及附属设施智能化升级,提升“人、车、路、云”融合协同能力。推进高速公路感知网络、通信网络建设,重点打造昆大丽香、昆玉磨智慧高速试点。开展城市交通流量智能分析、动态优化,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共享,试点开展公路、铁路、民航客运“一票制”,货运“一单制”。在机场、车站、景区等区域,开展零换乘、自动驾驶游览等交旅融合应用。建设智慧机场,搭建刷脸登机、行李自助托运等智能服务设施。到2022年,全省智能汽车发展实现突破,建成全省交通智慧管控服务体系,有效减少交通事故。打造5个自动驾驶试点,智慧车牌推广取得显著成效。 11.推进智慧能源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发展智能电网、智能微网,推进“源网荷”协同调度,精准匹配电力供需,提升全省绿色能源发用占比。推进煤矿智能化采掘和危险岗位无人化技术装备应用。在全省公共停车场、高速公路服务区、旅游景区等重点公共场所安装智能充电桩,加快推广新能源汽车,扩大新能源汽车产能。到2022年,打造7个智能电网和5个智慧煤矿试点,建成4万个充电桩,新能源汽车产能突破10万辆。 12.加快建设智慧物流基础设施。依托昆明、大理(祥云)、红河(河口)、西双版纳(磨憨)、德宏(瑞丽)等地,联合电商物流龙头企业,深化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与装备应用,推动仓储、分拣、配送、装卸等基础设施智能化升级,打造国家级、省级智慧物流枢纽。建设综合物流生态平台、综合物流运行监测与信息服务系统和重点领域物流信息系统。到2022年,在仓储、运输、配送领域建成10个智能化、无人化智慧物流试点。 13.开展数字水利设施体系建设。构建全省中小河流、中小型水库、防洪城市、跨国界河流等涉水信息动态监测和智能感知网络,建设全省水信息“一张网”,提升水利信息监测预警、预测预报、综合分析、应急处置等能力。到2022年,建成8500个感知终端,数字水利感知与监测网络全覆盖,实现重要江河湖库水文水资源监测预警、预测预报和远程控制。 (四)建设行业融合赋能新载体 14.推动农业数字化转型。围绕普洱茶、花卉、中药材等领域强化农业物联网应用,建设智慧农业产业园区、智慧农场、智慧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立绿色农产品线上销售、供应链协同、防伪追溯等体系,全面提升农业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数字化水平。大力发展电商农业、直播农业等新业态。到2022年,全省建成40个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基地,农产品线上销售率达50%。 15.推进制造业改造升级。大力推动企业实施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级,开展工业互联网集成创新应用,支持企业利用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联合研发、协同制造、个性化定制、服务型制造等新型生产制造方式。加快先进数字化装备替换和数字化生产线建设,打造一批数字工厂、无人车间和无人生产线。推进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加快工业设备联网上云、业务系统云化迁移。到2022年,建成10个以上全国领先的智能制造示范。 16.加强智慧旅游服务能力建设。推进全省旅游景区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景区导览、智慧厕所、智慧停车场、电子闸机等基础设施。深入推进“一部手机游云南”,打造云南旅游大数据平台,构建智慧旅游监管服务体系。到2022年,全省所有4A级以上景区和特色小镇完成智慧化改造,全部接入“一部手机游云南”。 17.增强在线经济新业态发展支撑能力。支持网络互动视听服务建设,大力发展短视频等新媒体。持续优化“一部手机云品荟”,推动传统零售和渠道电商整合资源,发展在线超市、直播带货、无人超市等电商零售新业态。加快推广无接触配送,支持冷链物流、限时速送、夜间配送等发展。推进以南博会为代表的智能化会展场馆建设,打造在线展览新模式。支持建设在线办公应用。到2022年,建成4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在线经济应用。 18.推进数字化社会治理能力建设。持续完善“一部手机办事通”、“一部手机办税费”、“一部手机办低保”、网上政务服务大厅,打造全省智慧政务一体化服务体系。推进“数字统计”建设,实现部门间统计数据共享。加快建设全省应急监测预警和资源数据采集网络、应急通信网络,完善各级应急广播网络传输覆盖。打造全省市场监管大数据体系,支撑食品药品监管、综合执法等应用。稳步推进数字边境建设,加快部署智能感知、信息采集等基础设施,构建边境地区社会治理智能化支撑体系。到2022年,政务服务事项全部纳入平台运行和管理,实现“一网通办”,应急、监管服务数字化水平快速提升,基本实现边境数字化管理。 19.打造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大脑”,加强城市数据互联共享与系统整合。持续布设城市公共安全视频终端,建设云南公安智慧警务大数据平台。搭建社区自助服务、智慧零售、智能配送等终端设施,拓展社区智慧化应用。加快全省信用体系建设,大力推广“刷脸就行”工程。到2022年,将大理、楚雄、普洱等州(市)打造成为试点示范。 20.打造数字医疗服务体系。搭建省级和州(市)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推进全省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体系建设。重点支持国家心血管病区域医疗中心、国家呼吸区域医疗中心和滇东北、曲靖、滇南、滇西4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数字化建设。加快远程医疗向基层深度覆盖。建立智慧医保平台。推广健康养老物联网监测设备,提供安全监控、健康分析等服务,实现全省公办养老机构全覆盖。到2022年,打造5个互联网医院。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