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https://www.0662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聚焦 > 酷站推荐 > 推荐 > 正文

广电总局:我国数字电视用户为2.03亿户 国内高清频道已达450个

发布时间:2020-01-02 11:02:52 所属栏目:推荐 来源:DVBCN
导读:12月30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新闻发言人吴保安接受记者采访,就我国广播电视网络建设、科技发展、智慧广电建设等有关情况回答了记者提问。 以下为内容详情: 一、请简要介绍中国人民广播事业的诞生和发展历程。 1940年,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座广播电台——

2019年10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发给第四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广播电视合作论坛的贺信中指出,“希望中阿双方携手努力,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打造智慧广电媒体,发展智慧广电网络,为增进中阿民心相通、推动中阿战略伙伴关系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是对深化中阿广电合作的希望,更是对广播电视整体工作的明确要求,为广播电视未来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当前,广电总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在全系统大力推进智慧广电工程建设。按照2018年广电总局出台的《关于促进智慧广电发展的指导意见》,用3-5年时间,推动实施智慧广电发展的广度、深度显著增强,力争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国广电系统积极响应,目前已有10多个省(区、市)制定发布了智慧广电建设实施方案,取得了积极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在打造智慧广电媒体上发力,进一步增强广播电视宣传能力。广电总局持续强化科技对广播电视的支撑、保障和引领作用,今年先后发布了《广播电视人工智能应用白皮书》《广播电视行业应用大数据技术白皮书》等指导性文件,全系统在打造智慧广电媒体上取得明显成效。一是提升智慧内容制播水平。各级广播电视机构大力推进建设“一体化资源配置、多媒体内容汇聚、共平台内容生产、多渠道内容分发、多终端精准服务、全流程智能协同”的智慧广电内容制播体系,融合制播能力显著增强。二是突出移动优先战略,推动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人才队伍、管理服务共享融通,向移动端倾斜,让“无所不在、无时不在”加快变为现实。三是提升高清超高清电视发展水平。广电总局提出到2020年,高清频道要成为电视主流播出模式,省级和较发达地市级电视台基本实现高清化,其余地市级电视台主要频道实现高清化。同时,扎实推进4K超高清电视发展。目前,经广电总局审核批准,全国高清电视频道已经达到450个,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广东电视台相继开办了4K超高清电视频道。

第二,在发展智慧广电网络上发力,进一步增强广播电视传播能力。按照高速、泛在、智慧、安全的方向,统筹多种传播方式,加快网络技术更新与升级改造,打造功能更加强大的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一是着力打通“最后一公里”,加快各种传输方式的协同覆盖,提高服务基层水平,到2020年基本实现数字广播电视户户通。二是推动全国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和5G建设一体化发展,综合发挥5G的技术优势和全国一网的规模优势、系统优势,向天地一体、互联互通、宽带交互、智能协同方向发展,构建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功能完备的广播电视现代传播新体系。

第三,在培育智慧广电生态上发力,进一步增强广播电视服务能力。全系统以智慧化发展培育新动能新业态,提升服务能力,加快培育和建立智慧广电新生态。一是在强化广电功能、保持广电特色的基础上,适应新需求、走向服务端,建设面向用户、多元智能、内容丰富的智慧广电生态链和服务新体系。二是创造性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有效衔接智慧社会、数字经济、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积极推动与政务、商务、教育、医疗、旅游、金融、农业、环保等相关行业的业务和服务合作,加快与物联网、车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兴网络业态的集成创新、协同服务,引导新供给、新消费、新业态。三是统筹推进广电大数据中心建设,发挥好数据的基础资源作用和创新引擎作用。广播电视收视综合评价大数据系统已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超过1.4亿有线电视和IPTV用户,为广播电视精细化管理和服务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第四,在加强智慧广电监管上发力,进一步增强广播电视安全保障能力。坚决压紧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持发展和监管并重并举,以智慧化发展为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赋能。一是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健全智慧广电安全保障体系,建好“刹车”,筑牢“堤坝”,把好“关口”,确保用户安全地享受多元化的智慧服务。二是强化系统安全,构建智慧广电的信息安全制度体系和技术规范,切实保障导向安全、数据安全、技术安全、渠道安全、应用安全。三是创新监管体制和运行机制,推进监测监管系统的网络化、智能化、协同化。加快推进基于统一云平台架构的全国监测监管体系建设,实现跨业务、跨网络、跨平台、跨终端的“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全天候”智慧化监管,努力做到管得到、管得住、管得好。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