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割裂的IoT市场 华为小米谁主未来?
2019年9月发布鸿蒙OS之后,催更成了“花粉”(华为粉丝)们的日常:“到底什么时候才能用上鸿蒙OS的华为手机?” 迟迟不见搭载鸿蒙OS的手机问世,鸿蒙OS被质疑是PPT系统,甚至被网友冠以“哄蒙”的外号。今年,华为内部开始不愿意对外宣传鸿蒙OS,而是以英文HarmonyOS来替代。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曾多次对外强调,鸿蒙OS研发之初并不是要应用在手机上,而是IoT等市场。实际上,鸿蒙OS被推向前台,除了作为华为手机的备胎系统之外,还有着在IoT市场一统天下的野心。 但对手们不会让蛋糕皆被华为分食,小米就是对抗代表之一。小米近日推出的物联网软件平台小米Vela,就被认为对标鸿蒙OS的意图明显。 智能手机的残酷战场之外,华为和小米,又在IoT市场延续着攻防战。 混战与割裂 IoT的爆发早已成为业界共识,不仅华米OV这几家国内主流手机厂商加大布局,家电企业在冲击之下也不得不开启转型。除此之外,还涌现出众多垂直领域的IoT企业。 玩家混战,IoT市场更是一片狼藉。 以普通用户为例,可能会有这样的场景:手机是华为的,电视是TCL的,空气净化器是小米的,智能音箱是天猫的,空调是美的的,这些产品背后的企业都有着雄心勃勃的IoT野心。每家都希望打造自己的IoT生态,让自己的App和产品成为万物互联的中枢。 以美的为例,即使旗下众多产品接入华为生态,但美的也不甘心成为手机厂商的“螺丝钉”,自己也推出了美的美居App,要打造智慧家居生活平台。 各自为战之下,IoT市场仍旧是割裂的,普通用户的体验同样割裂。 比如联网场景,小米IoT平台部总经理范典就认为,WiFi网络是为手机和PC设计,而IoT时代需要更适合的智能设备的上网方式。 他提到,有用户吐槽,当家庭中的设备越来越多后,联网添加流程特别繁琐;修改路由器密码,所有设备都需要重新联网。为此小米推出了畅快连技术,当手机靠近设备30cm时自动发现并弹窗配网;路由器改密,设备会自动回连。 但单一的技术无法解决所有的体验问题。比如手机与PC的协同,华为在进军PC市场时推出了一个十分受用户欢迎的功能:华为Share。可以在PC端运行手机上的应用,甚至可以直接将手机中的文件拖拽到PC上进行编辑、保存,这极大的方便了手机与PC的协同。 很快,小米也进行了跟进,今年小米也推出了名为小米妙享的功能,目前正在逐步落地。多设备协同绝对不会仅限于手机与PC,还会面临着手表、音箱、电视等多种设备。但要进行大规模的推广,还有阻碍。由于IoT市场和产品高度碎片化,不同设备之间的功能差异很大,背后的技术就更加碎片化,比如硬件、通信协议、软件系统等都不同,实现起来颇为复杂。 根据小米方面公布的小米妙享开发框架,开发者需要跨越MIUI、MIUI for TV、MIUI for Watch、Windows、Linux、RTOS多个操作系统,还涉及到蓝牙、WiFi、NFC等多种芯片,背后的工程十分庞大。 华为消费者业务软件部总裁王成录认为,实现多设备的互联,可以从应用层、连接层、底层系统多种路径进行。但应用层和连接层的方案通用性和扩展性就很困难,一旦应用改了,搭载的载体改了,解决方案就要改。而底层系统级的互联方案,相比之下通用性和扩展性更好。 “如果真的实现万物互联,不走系统级互联这条路,我相信没有办法应对那么多的连接,没有任何一个组织能解决这么大的工作量。” 这也是华为要打造鸿蒙OS的重要原因。在王成录看来,从系统的角度看,多个零散的设备就会成为一个设备的不同模组。通过鸿蒙OS的分布式能力,多设备之间不仅能够实现互联和能力共享,对于第三方来说开发也更加便捷。他认为这对行业而言是一个革命性的变化,也是全新的赛道和机会。 虽然手机端的应用仍需时间,但鸿蒙OS已经在一些小内存智能家居设备上逐步落地,比如美的、九阳和老板电器的一些产品。 今年5月美的拿到了鸿蒙OS内测版本,9月开始有鸿蒙OS的设备落地,计划双11期间开售。美的规划是,2021年第一季度,美的搭载鸿蒙OS的全品类将上市。 鸿蒙OS究竟会为智能家电产品带来什么?根据美的方面的产品展示,比如搭载鸿蒙OS的手机与烤箱互联,手机碰一碰即可让烤箱自动联网,手机端也会推荐食谱一键烹饪。 不过这些小内存设备上的场景毕竟有限。根据鸿蒙OS的适配时间表,明年落地更多大内存设备后,或许还有更大的想象空间。 微妙的“开放” 发布鸿蒙OS之初,华为就宣布将其开源。华为的理想状态是,中国的硬件厂商和软件开发者可以基于鸿蒙OS打造自己的生态。如此一来,不仅华为不被国外的技术卡脖子,中国也能够培育自己的操作系统生态。 华为消费者业务云服务总裁张平安在被问及HMS、鸿蒙OS是否会向小米、OV等厂商开放一事时,他回应称,希望跟所有的智能硬件厂商一起,创建更好的生态平台。“华为也在跟他们探讨合作的可能性。” 不过流水有意,落花无情。 在小米开发者大会上,小米正式发布了基于开源嵌入式操作系统NuttX打造的物联网软件平台小米Vela,颇有对标华为鸿蒙OS的味道。 小米副总裁、技术委员会主席崔宝秋直言:“我们不会再被人卡脖子了。”生命线只有掌握在自己手中,才是安全的。 一位手机厂商内部人士向新浪科技谈及华为开放鸿蒙OS时表示,即使开源,其它几家手机厂商对于是否使用鸿蒙OS还是会有戒心。他举了一个例子,华为曾与寒武纪在手机处理器NPU上进行合作,麒麟手机芯片会内置寒武纪的NPU IP。但让人始料不及的是,后来华为直接自研了达芬奇架构NPU,一脚踢开了寒武纪,严重依赖华为的寒武纪随即营收锐减。“华为的狼性人尽皆知,如果要在鸿蒙OS上合作,我们不知道他们是否真的有诚意。” 这或许也是小米自己打造小米Vela的原因所在。一方面,IoT是一个极为广阔的市场,能够成为底层的OS服务商,就有了万物互联时代绝对的话语权;另一方面,与华为在智能手机和IoT业务上频频对垒的小米,绝对不愿意将IoT的命脉交到对手手中。 行业人士一直将中国终端行业概括为“缺芯少魂”,其中芯是芯片,魂则是操作系统。 在自研芯片上,小米曾埋头苦干了多年,但目前仍旧没有明显的起色。几年间,小米的芯片骨干也频频流失。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