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https://www.0662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运营中心 > 建站资源 > 策划 > 正文

AI将成人类作曲家好帮手?

发布时间:2020-08-10 13:53:35 所属栏目:策划 来源:南方日报
导读:我叫小冰,永远18岁。最近我从上海音乐学院(简称“上音”)音乐工程系毕业了。 我上音毕业后的首支作品,是由我作曲并携手其他AI演唱的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云端峰会主题曲《智联家园》,已正式发布。“我想我可以,改变世界,和你分享,更美的家园

  也就是说,小冰音乐创作的流程步骤,与人类创作者几乎完全相同,而与许多人类创作者难以描述其灵感来源相似,小冰也无法为其创作的歌曲形成具体的,有逻辑的解释。“让她解释为什么创作这首歌,比让她创作出来难度大得多。人类也是如此,你问一个人,这个旋律是怎么到你脑海中的,他也未必说得清。”李笛说。

  小冰从上音毕业,只是小冰团队和上海音乐学院合作的开始。接下来,小冰团队还会和上音一起,让小冰学习更多种类的音乐,并进一步加强流行音乐的创作能力。

  谈及是否有读研读博的规划,李笛打趣道,毕竟“我们工程师都有攒学历的‘癖好’”。

  “上音的博士要求能够独立完成大型的管弦乐作品,我相信未来小冰应该可以达到这个水准。”陈世哲说。

  或开启音乐个性化定制时代

  陈世哲设想,人工智能以后的目标未必一定要去模仿人类,“我觉得甚至可能会引领一个亚文化的、新的艺术形式。”

  这也是小冰团队和上音方面的探索方向。“看看AI到底能够帮人完成什么,这可能会远比开始的目标更有价值。”陈世哲说。

  而根据小冰团队的畅想,在小冰学成之后,下一步则是真正走入内容产业。“我们希望她真正成为音乐创作者的好帮手,她可以帮创作者提高产能,让他们没有灵感枯竭的风险,提高他们创作的动力,延长他们创作的高峰期。”李笛说。

  陈世哲认为,从电影和游戏配乐,流行歌曲,到明星或者乐团的运营,再到上游的作品创作,在音乐产业里有很完善的产业链。如果小冰达到上音的博士水准,会彻底改变产业链条。

  同时,理论上,随着硬件升级和扩展,她的并发数是无限的——换言之,小冰可以同时为海量用户创作歌曲。这或许将开启音乐的个性化定制时代。

  “我认为现在是一个多元化社会,更多的人需要个性化的音乐。这个时候,人类作曲家从效率上来讲,已不能满足人类的需要,所以这是我非常期待小冰的一点。”陈世哲说,“人工智能的创作方式会因人而异,甚至就因人当下的心情、当下想要的东西创作歌曲。”南方日报驻京记者 王诗堃 刘长欣

  策划统筹:张志超

  人工智能如何“写歌”?

  1.灵感激发

  通过一段文字或一张图片,先创作和弦进行,即先定下主基调、情感、曲风,然后创作副歌。

  2.作词、编曲

  二者的顺序比较灵活,既可以为给定的词编曲,也可以为旋律重新填词,甚至作词、作曲同时进行。编曲,也即把相对单一的旋律,扩展成多种乐器配合,从而形成作品。

  3.混音

  混音相对简单,但决定作品最终的听感。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