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程序猿的线上战疫
2019年底,湖北武汉,出现了一种不明原因的肺炎。12月的最后一天,“肺炎”一词的百度搜索指数从之前的五六千,迅速攀升到接近4万。 进入2020年,“肺炎”的搜索指数近乎垂直攀升。1月中下旬,一周内,搜索指数竟攀升至76万,这意味着公众对“肺炎”的关注度飙升近100倍。高峰时期,每天通过百度搜索新冠肺炎有关信息的网友超过10亿人次。 疫情之下,不敢去医院,会不会感染?感冒发烧,是不是“中招”了?慢性病得定期开药,孕妇定期产检,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还能不能进行? 1月下旬,北京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在全力防控、救治患者、科研攻关的同时,如何消除市民的焦虑和恐慌,引导大家有序就医,减少交叉感染,被列入政府疫情防控“任务书”。 2月1日,“北京市新冠肺炎线上医生咨询平台”上线,来自北京各大医院的近两千名医生专家,集结线上,24小时免费为市民咨询、服务,这便是北京的“破题之法”。 从无到有,仅用6天 “肺炎”搜索指数的飙升,引起百度健康业务部产品架构师曹冰和同事们的注意,“这已经不是普通的健康热点,而是一个社会事件。”曹冰做出了判断。 1月25日,庚子年大年初一。“宅家过年”的曹冰接到一个电话通知:北京医学会正在牵头搭建线上医生咨询平台,希望百度能提供产品和技术方案。“当时的要求就四个字,越快越好!”曹冰说。 两天后,曹冰带着30多页PPT,来到北四环附近的北京创业大厦。会议室里,北京市科委、北京市卫健委、北京市医管中心、北京医学会等多个单位的领导、专家,热烈讨论着各种方案,所有人都戴着口罩…… 这个会一直开到午夜12点。凭借着强大的搜索能力,以及此前运营过“问医生”等平台的经验,曹冰所代表的百度健康,得到了认可,负责搭建“北京市新冠肺炎线上医生咨询平台”。 “平台必须在2月1日准时上线。” 这意味着留给曹冰和同事们的时间只有不到6天。“搭建一个功能完备的医学咨询平台,至少需要三至四周……”曹冰觉得任务很棘手,向公司汇报,得到的指令是:“不计成本,全力支持!” 当晚,攻坚团队组建完成,人员来自搜索推荐、视频制作、问答技术开发、新闻内容整合等部门,曹冰担任技术总负责人。 疫情当下,减少外出,避免聚集。攻坚团队队员,分散各地,最多时,有近100人参与到平台的搭建开发中。 前所未有的功能整合,前所未有的速度要求,前所未有的分散作业……一个个难题摆在曹冰和同事们的面前,“必须要突破常规开发流程!”曹冰和同事们把功能模块拆散,每个组设计一个模块,技术路线、外观设计、线上测试……各项工作交替进行,24小时推进,“每天也就睡3个小时左右。”曹冰说。 王建利,百度健康“问医生”技术负责人,此时,他正在山东的家中。他妻子是医护人员,春节期间一直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家里老人感冒,自我隔离,两个宝宝只能他来照顾。但接到开发任务,他没有怨言,常常是抱着孩子,捧着电脑,加班加点。 高一铭,武汉人,负责科普推荐。春节前,他已回到家中。武汉封城,高一铭一直在关注着疫情的发展,得知咨询平台启动搭建,他请缨参战。“我在疫情中心,我知道用户真正需要什么。”高一铭说。 不仅仅是百度,中国呼吸专科联合体、京医通、华为……前后一共12家单位加入平台共建,“我们在搭建过程中需要打通所有企业的进驻端口,为他们做好基础服务保障。”曹冰说,面对疫情,没有人会去考虑商业利益,全部以实现最好的咨询效果为第一目标。 时间一天一天过去,集权威解读,专家直播,专家视频咨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知识库、问答库,在线咨询等功能于一体的咨询平台渐渐成型。“共性问题,可以查询权威解读;个性问题,可以登录在线咨询。”曹冰说,在线咨询系统,有人工智能的技术支撑,市民的个性化问题,通过自动识别医学内容,可以马上分配给专业最对口的医生,迅速解答。 1月31日,距离平台上线,还剩不到24小时。在创业大厦的一间会议室,曹冰还在紧张忙碌着。笔记本电脑、手机同时运转,一一破解难题。 连续加班多日,曹冰额头已经青筋显露,“这比在家工作时有效率!”曹冰说着,揉了揉太阳穴。他的女儿只有6个月大,在家加班,时常会被女儿的啼哭分心。 临近午夜,一切就绪。 走出会议室时,北京医学会的一位工作人员说:“你们坚持到现在,平台上线,全北京人民都会感谢你们的。”曹冰听了,眼眶一热。 近两千医生,线上集结 2月1日,“北京市新冠肺炎线上医生咨询平台”上线。北京医学会会长封国生推介,该平台采用5G、人工智能、视频通信、远程医疗等技术手段, 7×24小时为市民服务,让市民足不出户获取疫情防治知识,以及医生的专业指导。 这么多功能?还7×24小时,医生那么忙,能实现吗? “当然没问题,已经有近两千名医生集结了。”北京医学会有关负责人说。 1月29日北京医学会就发出通知,号召具备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临床医务工作者志愿报名参加在线咨询。短短1天,就有来自17个专科分会的近1800名医生报名。“这是‘互联网+’的速度。”北京医学会党总支书记王建东说,“大家的积极性特别高,都愿意投入和奉献!” “1月31日,17个专科线上咨询医生工作群组建完成。”北京医学会副秘书长郭乡平说,针对当时市民对新冠肺炎的认知情况,医学会学术部还组织眼科、胸外科、神经内科、呼吸科、围产医学、儿科的六位专家,完成一批视频的录制。 中日友好医院呼吸内科主任林江涛第一个录制视频。作为呼吸科医生,他和同事们一直奋战在一线,但还是积极参与线上咨询。“所有在线值班的医生中,呼吸科医生最多。”林江涛说。 北京地坛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陈志海,1月份以来,一直在医院奋战,连家都没有回过。轮班休息时,他上线直播,为市民送来抗疫一线的信息。“我近两天体温都在37℃左右,现在很害怕,要不要去发热门诊”“医生,我咳嗽五六天了,现在偶尔胸闷、心跳快,可体温正常”“我昨天开始喉咙有些痛,这是新冠肺炎吗”……市民的问题一个接一个,陈志海耐心地给出建议,“先别慌,先量量体温,是否发烧,有没有乏力,食欲怎么样,最近14天内,是不是一直在家待着?有没有去过武汉?有没有和发热的病人接触过?……这些问题您自测一下,基本就能判断……” “怎么都没有患儿家长留言?”北京医学会儿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儿科主任宋红梅一有空就上平台看看,可经常看不到患儿家长留言,一问才知道,原来患儿家长的留言,都被其他专家给“抢答”了。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