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韩文强带队探秘北京传统四合院,2020「酷+创造营」第三站圆满举行
在水岸佛堂中,韩文强特意保留了两棵树在建筑中,因此树成了建筑中的一个景观。“这是对自然的尊重。尊重自然的同时,重新去定义自然,建筑与自然产生了一种更有趣的魅力。”
保存VS更新?传统建筑的现代生存之道
正如四合院是老北京的灵魂,旧建筑是每座城市的灵魂。当前城市建设飞速发展,如何让旧建筑重焕生机,融入现代的社会生活,成为历史赋予设计师的考题与责任。 围绕” 传统建筑空间改造:保存VS更新?”的主题,韩文强与优秀设计师代表张烨、朴威林,以及酷家乐设计师生态总经理王喜丹同台进行观点交锋、思想碰撞。
图:圆桌对谈 “不论是保留还是改造,追求的一种适宜的人居生活。“导师韩文强认为,如果是保留,建筑能让人更适应这种生活,那就保留 。他也分别举例,有的时代,人们选择全拆旧建筑, 而有时人们会选择一模一样复建旧建筑,比如去年被大火烧毁的巴黎圣母院。“随着时代变化,旧建筑应该拆除还是保留,它处于不断变动之中。” 而在设计师张烨眼中,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建筑审美。过去的人们利用当时的技术和材料,形成了如今的传统建筑,而随着技术发展和材料的变化,建筑变得越来越现代。因此,在她看来,在改造原有建筑时,修旧如旧、一模一样的复建是没有必要的。“,可以在比例上寻找关系,既让旧的建筑保持它的空间感,也让它更适应现代生活。” 设计师朴威林则聚焦于当下,认为当今的城市建设与传统建筑存在矛盾点。“比如一线城市的建筑需要容纳更多的社会人群,楼建的越来越高,公共设施也更完善。“而他也提到,其他国家的城市建设也曾经历过类似阶段,现在也制定了相应规则,保留更多的传统建筑面貌以及限定楼层的高度。 王喜丹则从科技角度出发,表示在改造古旧建筑过程中,科技手段可帮助人们保存建筑数据,“整个建筑空间通过BIM系统数据化,可用于未来持续的更新改造。这种数据的流通对保护古建筑是有价值的。”同时,她也强调,酷家乐目前在技术上为设计师提供三维视野,可以立体感知自己的设计。 “我们现在也在不断提升支撑大场景的能力,在设计的环节,就把建筑和它周边的环境融合在一起,让设计师更加全局地感受整体效果。“ 在活动尾声,韩文强老师、酷家乐设计师生态总经理王喜丹为先锋设计师们颁发了「酷+创造营」先锋设计勋章。
图:颁发「酷+创造营」勋章
改造传统四合院!酷+创造营第三轮设计命题现场公布
在活动中,导师韩文强发布了2020「酷+创造营」第三轮设计命题——改造传统四合院“扭院儿”,将扭院改造成胡同社区微中心,既能满足胡同居民的使用功能,也能服务外来人员。 除此之外,韩文强老师加了2个限定条件。第一个,改造高度不能超过屋脊线;第二个,房屋边界不动,可以往里退,不能往外扩。原始建筑空间有限,而在如此有限的条件下做微小的新设计,这将极其考验设计师的创意能力。
根据比赛规则,在场的先锋设计师将在规定的时间内,运用酷家乐软件制作出命题设计效果图。除了现场参赛的5个晋级选手外,此次晋级赛将向社会开放1个晋级名额,面向全国范围征集作品,组委会将在所有设计图投稿中进行筛选,并最终选出6个作品,争夺全国TOP30的席位。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