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佳缘集团携手趣头条发布《小镇青年婚恋观报告》
对于子女的择偶标准,超过60%的父母与子女的目标一致,都认为性格是择偶的首选,但与子女关注的侧重点有所不同的是,其次是年龄和职业。不过,父母之间的关注侧重点,在对方年龄、对方家庭成员结构和对方家庭经济状况也存在看法差异。父亲更关注对方的年龄,母亲对各个方面的“考察”则较为均衡。 在为子女解决完对象之后,父母还不能放松,还需要替子女考虑结婚的费用。结婚费用的分摊上,明显男方肩上的担子比较重,半数左右父母均认为,结婚费用应该由男方承担大部分,超过三成觉得无所谓。而超过80%的父母愿意为出全力帮忙承担子女的结婚费用,其中最“淡定”的“华南父亲”和最积极的“东北母亲”、“西北母亲”占比最高。 子女迟迟不结婚,父母也只能干着急,因为约50%的父母认为25岁是最理想的成婚年龄。也有4成的父母比较放宽心,只要子女不超过30周岁就稳妥了。虽然父母对子女的择偶有着自己的要求,但还是会愿意了解他们的婚恋观,其中愿意直接沟通就比例就约8成,同时也会借助手机资讯软件、报刊杂志、专业婚恋网站等途径,间接去了解目前的青年人对于婚恋的看法。 据国家统计局今年年初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约人口数约为139538万人,男女比例为104.64:100。虽然该比例不断开始下降,但目前男性的数量依然要比女性多出3164万人次。而总体看来,此次《小镇青年婚恋报告》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熟悉而又不同的“小镇青年”群体。 首先,年龄是他们所有压力的源泉,在自己的感知中、身边同学朋友们纷纷脱单和广大父母认知上的界限,造成他们在26岁起,就要背负起“婚恋”的重任,而他们的压力和焦虑也在26岁开始,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分水岭。 其次,随着广大三四线城市教育普及度,尤其是高等教育覆盖率的增加,广大高知青年,尤其是女青年在婚恋中的选择权和主导地位在不断增加和提升。面对广大单身男性时,她们对方性格、年龄、职业、家庭条件都提出了更充分、更全面的考虑和要求。 最后,父母永远是大家最坚固的依靠,也是在整个“婚恋”过程最焦虑的人群。无论是从催婚、介绍对象到最后结婚花钱都很积极的“东北母亲”;还是任由子女自我选择,到最后甘愿一掷千金的“华南父亲”。在青年们最终脱单的那一刻,最高兴、最开心的,应该也是看到子女幸福的“父母们”。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