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圈刷评注水 豆瓣图书圈愤而反击却牵出了养号黑产链
访问: 阿里云双11全球狂欢季返场继续 – 双核8G云服务器首年286.44元 饭圈在豆瓣养号,豆瓣图书圈怒了 昨天晚上,编辑逛豆瓣的时候发现了这样一个帖子: 署名为《记忆记忆》的责任编辑@。在豆瓣上发表了名为《来自一个编辑的心声:王一博的粉圈,请你们离我的书远点!!!》的文章,痛斥自己编辑的新书因为恰好是豆瓣新书推荐的第一个,“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明星饭圈年底养号的基地。 这一下引起了我吃瓜群众的好奇心。 根据这位编辑的描述,在新书 11 月 11 日后发货后,二三十万字的长篇小说,很不巧的赶上了粉圈年底冲 KPI,两天内多出近 200 条短评,标记记录几乎全是王一博粉圈养号! 短评主要分为两类,一种是复制粘贴的,一种是莫名其妙不知所言的。 当然,人家指认王一博也不是毫无根据,他还列出了 11 月 22 日新增的部分“读过”和短评来源情况,印证了其基本都来自于王一博的粉丝群体。 最后,该编辑也指出,他并非针对偶像或艺人的个体,也不针对追星女孩的个体,只是按照明星粉圈目前的养号速度,养号者的废料评论会淹没读者真情实意的评论。而豆瓣本身,作为文艺爱好者们交流的重要阵地,养号传统早已有之,而如果纵容下去,此风一起,后患将是无穷的。 紧接着,文章中被挂的王一博粉丝@夜航船 出面道歉,表示自己号召粉丝们养号的初衷是因为“王一博的作品被大量的打了一星“,于是想要“以毒攻毒”,号召粉丝力量“抵消”黑粉。 11 月 25 日下午,王一博工作室@YIBO-OFFICIAL 发微博表示,强烈反对“养号刷分”、“评论注水”等扰乱平台社区生态和秩序的行为,并呼吁“尊重每一部作品,尊重每一位创作者,尊重平台社区规则”。 随后,豆瓣读书也站出来表示自己的态度:
与此同时,在豆瓣上,趁着这波热度诉苦的同行们也相继出现了。 11 月 24 日,新经典也在其豆瓣官方账号中发帖,表示自己旗下作品《当我们在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什么》短评区也涌进了大量注水短评。 而翻阅豆瓣推送的榜单书籍也可以发现这些现象,打开书籍评论就可以看到一些类似的短评。 而这一行为也并不只限于王一博粉圈。 搜索“豆瓣养号”发现,在此事爆发之前,王俊凯、邓伦、肖战等明星粉丝也有“养号”行为,但因为多在小组内圈地自萌,因而未得到大规模的关注和“豆瓣原住民”的反感。 11 月 24 日,“图书编辑怒斥粉圈”的事情在豆瓣发酵后,有豆瓣用户贴出了《细数:王一博肖战蔡徐坤朱一龙三小只李现任嘉伦热巴罗云熙等豆瓣养号的粉群们➕欧美圈》的帖子(目前已经被删了),回顾了流量明星粉丝圈的“养号”行为。 所以,这也进一步证明了豆瓣账号的“养号”“卖号”早已形成“黑产”。 需要注意的是,豆瓣养号也只是揭开了养号黑产的冰山一角。 上游养号,下游买卖 那么,养号一般是如何操作的呢? 以豆瓣中的养号行为为例。 在《我在豆瓣做水军那些年》一文中得知,养号这种行为是伴随着水军出现的。 在粉圈中,养号的步骤一般是这样的: 首先,你需要先注册一个新账号,并且头像 ID 不能有粉丝属性,个人信息必须完整,简言之,这一步就是要伪装你自己; 其次,进行豆瓣评分,每周至少 5 篇短评,1篇长评,保证账号活跃度,除此之外,还要关注一些自己喜欢的音乐、书籍,目的是尽量伪装自己。 而根据豆瓣评分的规则:新注册的豆瓣号初始权重为零,需靠长期写影评、在群组内发言、参加豆瓣组织的活动,来积累权重。当达到有效权重时,所发影评才不会被系统折叠。 所以,这一步就是要积累有效权重。 最后一步,当然是要给自己的爱豆刷分了。 当然,如果养号仅仅是粉丝的小打小闹,倒也无可厚非,只不过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市场。据证券时报报道,有人养号,也有人专门养号卖号牟利,甚至在豆瓣还有专门的账号买卖网站。 并且,水军批量购买的都是注册时间久的“优质账号”,一个 2015 年至 2016 年注册的豆瓣账号售价达80 元,一个 2017 年至 2018 年注册的豆瓣账号也能卖到 70 元。 而这样的买卖也并不仅仅只是在豆瓣。 相信大家还记得,此前,多位大妈宣称自己和“假靳东”谈恋爱的事情,经调查,在这背后是一条成熟的培训、养号、出售或代售短视频账号的产业链。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