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母公司上市,太多人想搭上造富列车,真能发财?
访问: 阿里云推出高校特惠专场:0元体验入门云计算 快速部署创业项目 9月25日,以战略配售蚂蚁集团IPO份额为卖点的5只“创新未来18个月封闭混合基金”在支付宝平台开售。这5只基金最大的亮点是都计划将10%资金用于申购蚂蚁新股,而且100%“打中新股”。 “1元打新、100%中签”的噱头撩拨人心,引发无数投资者追捧。 打新蚂蚁的诱惑,加上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5只基金很快卖出了“双11”的气势,在开售当天,5只基金创造了2分钟售出10亿元、1小时售出102亿元的销售速度。 其中,易方达基金旗下“易方达创新未来18个月封闭运作混合基金”认购金额达到120亿元上限,提前结束募集并启动比例配售。接下来的几天里,又有鹏华和中欧、汇添富的三只基金募集满120亿元。 支付宝页面最新数据显示,共有超过1000万人参与了五只基金的购买。 战略配售基金发售页面,图片来自支付宝 自今年7月底,蚂蚁集团宣布启动在上交所科创板和港交所主板同步发行上市的计划以来,关于这场IPO的话题已经数次登上新浪微博热搜。 这其中,最受投资者关注的无疑是蚂蚁集团将如何继续在资本市场上缔造下一个造富神话。 一方面,人们津津乐道于有多少蚂蚁集团的员工将因此实现“财务自由”,另一方面,更多人也希望参与其中,在这场造富狂潮中分得一杯羹。 而打新无疑是普通投资者参与蚂蚁集团IPO为数不多的路径。因此,各种基金公司、理财平台、证券机构闻风而动,它们瞄准的则是打新者的需求。 就此,围绕这场IPO已经形成了一场巨大的旋风。 个人投资者疯狂 “当天早晨2点多爬起来买了易方达、鹏华、中欧的蚂蚁基金。”一位蚂蚁战略配售基金的投资者表示,自己把除股市外的可用资金调集,购买了蚂蚁战配基金,一共投入3万元。 家住上海的苏荷与丈夫都是参与蚂蚁IPO打新的狂热参与者。只不过,他们的主战场不是在基金市场,而是在港股。只有10%金额配售蚂蚁股票的战配基金显然已难以满足他们的胃口,他们希望直接参与打新。 为此,他们早早开始准备。苏荷的丈夫在今年初就已经在港股开户,而苏荷自己则是7月底完成了开户。 自7月份蚂蚁集团上市消息传出之后,苏荷认为蚂蚁集团的打新可能近在眼前,“按照之前科创板的上市速度,我当时就猜测蚂蚁集团上市流程肯定不会特别久,很有可能10月份上市。” 苏荷与蚂蚁的缘分颇深。2019年,苏荷曾拿到过蚂蚁的offer,虽然由于某些原因她最终未入职,但彼时她已经感受到了蚂蚁股票的价值。 苏荷透露,当时在谈薪阶段,HR提到,蚂蚁集团给员工的期权按照200元/股计入年薪包,但“内部回购价格是400元/股。” “打新应该是稳赚不赔的买卖,蚂蚁这种好公司破发的可能性为0。”苏荷这样判断。 事实上,IPO打新者们对于蚂蚁集团挂牌当天的股价走势普遍看好。 按照广发证券统计显示,科创板首批25只个股上市首日溢价率平均为139.4%。这让投资者对于蚂蚁科创板挂牌当天的表现更为期待。 一位蚂蚁集团的员工也对全天候科技表示,在蚂蚁内部,很多人都想购买其他人的期权,虽然按照公司规定,这种行为并不被允许,但是私下的交易依然存在。 为了最大程度获利,苏荷和丈夫除了准备投入自有资金40万元外,还通过券商进行杠杆融资,若加上杠杆部分,他们为蚂蚁IPO准备的打新资金达到了300万元左右。 在港股,使用杠杆打新是一种普遍的行为,投资者一方面是为了提高参与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开外汇管制的限额——按照外汇管理局政策规定,对个人结汇和境内个人购汇实行年度总额管理,年度总额分别为每人每年等值5万美元。 据一家港股券商介绍,券商给港股打新投资者的杠杆比例一般在10倍左右,甚至可以高达20倍。 而高杠杆也对应着不菲的成本。苏荷透露,她借来的10倍杠杆资金对应的是超6%的年化利息。 即便成本高昂,但是在蚂蚁IPO首日股价上涨的预期之下,杠杆需求也随之放大。 富途证券一位内部人士告诉全天候科技,目前该机构为参与蚂蚁集团港股打新的投资者准备了300亿元的融资额度。 除了加杠杆,在港股打新者中还有一个公开的秘诀——在多个券商分别开户,使用多个账号同时打新。 “想要提高中签的概率,最好的方式就是开多个账户,然后在每个账户各申购一手。”有投资者表示,为了打新开设十几个港股账户都是非常普遍的做法。 不过,苏荷并没打算长期持有蚂蚁股票,她想赚的就是挂牌当天的涨幅。 中介机构抢蛋糕 随着蚂蚁集团等一大批优质公司到港股上市,中介机构迎来了拓展市场的好机会。 虽然蚂蚁集团同时在科创板和港股上市,但和苏荷一样,很多人都选择了去港股打新。 一个关键的原因是科创板打新门槛较高。“创板打新需要有科创板开户资格,也就是要保持20个交易日日均50万资产,同时需要2年交易经验。”一位港股打新蚂蚁集团的投资者表示,这种要求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有压力,他自己也不够资格。 相比之下,在港股认购新股只要有港股账户即可,没有个股持仓要求。 另外,在很多投资者看来,港股打新中签的概率要更高一些。 按照广发证券此前的研报,科创板平均中签率为0.18%,且随时间推移呈下降趋势,自2020年4月以来,平均中签率低至0.08%。 相比之下,港股的中签率则要高的多。 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港股平均中签率达50%-70%,即便是非常热门的股票,中签率也非常可观。 以农夫山泉为例,9月7日,农夫山泉配售结束,公开配售申购人数707532人,一手中签率12%。 按照熟悉港股规则人士的说法,港股的中签率之所以高于A股,和港交所的新股分配原则有关。“香港采用优先分配给每个账户里面一手的原则来分配新股。它的核心策略,实际上是优先保证每一户中一签,所以港股的一手中签率就非常高。”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在港股展业的券商开始利用蚂蚁集团上市的机会大力拓展客户。 部分港股券商采用融资杠杆吸引投资者,图片来自网络 券商常见的手段包括提供融资支持,不少券商都声称可以提供10倍的融资杠杆,部分券商甚至杠杆更可以达到20倍。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