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健康的上市棋局与刘强东的野心
访问: 阿里云推出高校特惠专场:0元体验入门云计算 快速部署创业项目 公开资料显示,京东于去年5月正式宣布京东健康独立运营,在仅仅一年多的时间里,两次拿到超10亿元的融资,京东健康如何狂奔IPO? 上市的京东健康,刘强东的野心 刘强东曾说过,“健康这个领域做好了,能再造一个京东”。天眼查数据显示,京东健康A轮的投后估值估值达到了70亿美元;据投行人士表示,B轮融资后,京东健康的估值目标是300亿美元。 而估值达到三百亿美金的京东健康,已经相当于四分之一的京东。 京东健康作为京东集团旗下唯一经营大健康相关业务的子公司,是继京东数科和京东物流之后,京东集团打造的第三只独角兽公司。 京东健康的独立拆分,一方面证明了京东体系内对这一业务的重视,另一方面拆分上市能够帮助京东抵御更多风险。 自成立之初,京东就与医疗健康行业结下了不解之缘,早在2011年,京东和九州通合作组建京东好药师,发力网上售药,2013年,京东切入非保健类医药电商零售。 不过直到2016年相关政策的出台,鼓励物流企业进军医疗健康行业,京东在那时才算真正的涉足医疗产业,其一整套物流配送体系也成为了自己进军医疗行业的敲门砖。 如今,京东健康已形成了医药电商、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智慧解决方案四大业务板块,并逐步完善“互联网+医疗健康”的产业布局。其中,医药电商业务依靠京东商城的流量与京东强大的物流供应链体系,已成为京东健康的核心,其营收占比达90%以上。 招股书的数据也显示了京东健康的供应链优势。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的线上零售平台SKU超过1000万,入驻超过9000家第三方商家,在全国范围内共有11个药品专用仓库和超过230个非药品仓库,O2O服务“京东药急送”已覆盖全国超过200个城市,提供最快30分钟送药上门的服务。 在京东体系加持下,京东健康获得了京东集团在物流、供应链等领域的各种资源。 而京东健康的上市,也为京东在业务上的广阔布局储备了弹药。今年以来,以达达、京东数科为代表的京东系子公司正在向资本市场挺进,京东健康无疑进一步巩固了“京东大厦”。 同时,京东健康的上市会使京东会获得大量的资金注入,为京东输血。 低调的京东健康,靠什么得到资本青睐 与阿里健康、平安好医生相比,京东健康显得尤为低调,前二者分别在2017年、2018年借壳上市和IPO登陆港股,而京东健康在2019年才宣布独立。 值得一提的是,京东健康在2019年5月独立之就初完成了超10亿美元的A轮融资,高居年度融资额之首,与平安好医生、阿里健康主要依靠集团金主爸爸输血不同,京东健康获得了国内外多家投资公司的领投,包括CPE China Fund、中金资本和霸菱亚洲等。 今年8月,高瓴资本以超过8.3亿美元的大手笔,就京东健康B轮不可赎回优先股融资签订了最终协议。 仅仅独立一年的京东健康,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后起之秀”,它靠什么接连获得资本市场的青睐? 2016年,京东才开始正式涉足医疗领域。随着《国务院办公室关于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政策出台,其中明确提出:充分发挥邮政企业、快递企业的寄递网络优势,提高基层和边远地区药品供应保障能力。 在物流领域有先天优势的京东,此时入局医药行业恰逢其时。 2016年5月31日,京东大药房正式上线,京东商城正式进入药品零售,实现非处方药的线上直接购买。从供应商管理、仓储管理到前端销售、客户管理及配送等环节,京东能为京东大药房提供深厚的经验。 2017年,正是互联网医院发展的关键期,国家发布了一系列互联网+医疗健康以及互联网医院管理方面的政策,同年12月,京东互联网医院上线试运营。 2019年,京东互联网医院宿迁分院宣布上线,这成为公立医院与平台型互联网医院的首次线上线下一体化合作。在多数企业仍主要集中在医疗和医药两个环节的打通的情况下,京东率先在宿迁实现了互联网“医疗、医药、医保”闭环。 早年起步于保健品等非药品类零售的电商业务,京东健康在2016年以后全面发力,布局互联网医疗、智慧服务等领域,打造线上“医+药”闭环,直到如今赴港IPO,京东健康踩对了不少时间点。 起步较晚,京东健康能更清楚地看到产业的格局和痛点,秉承“医、药联动”的清晰思路,盈利能力也在增长。 业内人士表示,京东健康此时上市,符合目前资本环境对医疗健康类公司的关注。2020年,在医疗健康领域受到了空前关注的大环境下,资本市场的众玩家资本在频频下注,对于京东健康而言,上市不仅是一条融资发展的好渠道,还可以抵御更多风险。 巨头扎堆,京东健康任重道远 互联网医疗行业被推到了聚光灯下。 2020年,我国互联网医疗健康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互联网+医疗健康”、医药、医保等相关政策接连发布,更是推动各类玩家持续布局生态体系。 京东健康是目前互联网医疗的头部玩家中,唯一实现盈利的公司。招股书显示,京东健康在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的总收入分别为56亿元、82亿元、108亿元和88亿元,剔除公允价值变动和非经常损益项目,京东健康在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的净利润分别为2.1亿元、2.5亿元、3.4亿元和3.7亿元。 数据显示,我国互联网医疗存在着巨大的市场机会,市场规模在2020年预计可超6千亿元。 在互联网医疗领域,目前共有阿里健康、平安好医生、京东健康三家企业在港股上市,猎云网梳理了其主营业务、活跃用户数、营收和净利润情况。 可以看出,在年活跃用户数上,阿里健康占据了绝对优势,而在净利润层面,京东健康表现亮眼。 由于同样在电商平台方面拥有巨大优势,最容易被拿来与京东健康作对比的企业就是阿里健康。作为京东健康和阿里健康的核心业务的医药电商,不得不被提及。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