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https://www.0662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 > 政策 > 正文

瑞幸咖啡上市 揭秘幕后老板陆正耀的IPO“操盘”术

发布时间:2019-11-05 16:23:59 所属栏目:政策 来源:创业邦
导读:来源:创业邦 作者:林翠萍 编辑:尹茗 成立18个月后,美东时间4月22日早8点,瑞幸咖啡(luckin coffee)向美国SEC正式提交了招股文件F-1表格,计划登陆纳斯达克。股票代码LK,计划募资最多1亿美元瑞幸再次刷新国内互联网公司上市速度。 谁造就了这样的瑞

瑞幸咖啡上市 揭秘幕后老板陆正耀的IPO“操盘”术

来源:创业邦 

作者:林翠萍

编辑:尹茗

成立18个月后,美东时间4月22日早8点,瑞幸咖啡(luckin coffee)向美国SEC正式提交了招股文件F-1表格,计划登陆纳斯达克。股票代码“LK”,计划募资最多1亿美元——瑞幸再次刷新国内互联网公司上市速度。

谁造就了这样的瑞幸?

招股书显示,瑞幸咖啡董事长为神州优车董事长陆正耀,持股为30.53%,为大股东。而陆正耀既是瑞幸的董事长,也是瑞幸的最大天使投资人——或者说,瑞幸咖啡就是神州孵化的项目。

据报道,2004年,钱治亚从武汉来到北京,彼时陆正耀还在做通讯代理。从通讯到汽车,钱治亚跟着陆正耀打拼了十多年。2017年10月离职前,钱治亚是原神州租车的COO。

陆正耀之于瑞幸,恰如李斌之于摩拜。如果说钱治亚是台上的表演者,那么陆正耀则是当之无愧的幕后“导演+主角”。而此次瑞幸若上市成功,这将是陆正耀“IPO工厂”的第三个成员。

台前钱治亚、幕后陆正耀

很多迹象都表明,瑞幸是神州“孵化”出的企业。钱治亚、杨飞(瑞幸CMO)都来自神州租车,公关团队也出自神州。而瑞幸的投资方中,大钲资本、愉悦资本和君联资本此前均与神州优车有不同程度合作。

2017年11月8日,钱治亚从神州优车离职。当时神州优车董事长陆正耀还特意发了一封全员公开信,对从神州优车经理、总监一直做到COO的钱治亚的决定表示双手赞同。

这种支持也体现在实际行动上。

对于瑞幸,陆正耀可谓是要人给人,要钱给钱,要场地给场地。据瑞幸早期员工透露,当年面试的地点就是在神州租车的办公室,面试官甚至还没有从神州离职。而直到今天,瑞幸的一号店坐落于神州优车总部,过来喝咖啡的大部分是“自己人”。

这也使得瑞幸的战略战术打法,带有当年出行大战的深刻烙印。

瑞幸的“无限场景”核心打法(即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打破咖啡消费的边界)、疯狂的补贴政策、剽悍且独特的营销策略…。从租车到专车到转战咖啡,市场的“烧钱大战”,以陆正耀为首的神州团队战斗经验丰富。

比如在营销上,瑞幸咖啡就表现出鲜明的“神州气质”。神州专车曾先后策划出“Beat U”、“Love U”等营销案例,尽管引发了碰瓷营销的质疑,但神州专车业务的确在争议声中提升了知名度。陆正耀也对外界的质疑不以为然,他认为这些营销非常有效果。

对于二人默契的搭配,钱治亚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我不擅长资本,陆总做董事长可以在战略和资本上帮我们把把关,公司现在跑的非常快,这样我可以更专注业务和运营。”

而擅长资本运作的陆正耀,确如钱治亚所说,从资本层面给足了瑞幸去冲锋陷阵的弹药。

2017年,瑞幸亏损5620万人民币;2018年,净亏损达16.19亿;2019年一季度,净亏损同比扩大至5.51亿人民币。

疯狂烧钱,钱从何来?

截止到2018年12月12日,瑞幸咖啡已完成了三轮融资,先后获得大钲资本、愉悦资本、君联资本、GIC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中金公司等机构的投资,公开的融资总金额在4亿美元以上。

哪怕在资本寒冬中,2018年12月12日,瑞幸宣布完成2亿美元B轮融资,愉悦资本、大钲资本、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中金公司参与该轮融资。

事实上,B轮融资出资方和6个月前的A轮融资相比,无论是投资方,还是金额都没有明显变化——彼时,烧钱给瑞幸带来了巨额亏损,这笔融资,不像是在融资,倒像是在续命(或者说一直在续命)。

一度瑞幸咖啡资金链断裂的消息风传。资料显示,4月1日瑞幸新增了一条动产抵押信息。抵押权人为中关村科技租赁有限公司,被担保债权数额为4500万元。瑞幸的动产抵押物均为咖啡机、奶箱和粉仓,物品所属地遍及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多地门店。

但随之而来的是4月18日,瑞幸咖啡宣布完成由贝莱德(BlackRock Inc。)领投的1.5亿美元B+轮融资(投后估值29亿美元)。

这或者可以回看下2年前神州优车上市后定增时的逆袭绝杀。作为主导两家公司上市的“操盘手”,陆正耀一路在资本上给瑞幸开了挂。

在瑞幸即将IPO之际,可以借用陆正耀的一句话:“咖啡这一仗打得漂亮,一气呵成,炮火充足。”

“狂人”陆正耀的操盘术

从神州租车、神州优车再到如今导演瑞幸上市,我们或许可以从中窥见“陆正耀IPO工厂”操作路径:“抓风口、彪悍融资、烧钱扩张,迅速谋求IPO”。

早在“租车时代”,陆正耀就被奉为“狂人”。高举高达、激进扩张也不是现在瑞幸咖啡才有的专利。

2007年,陆正耀创立神州租车,由于作风强悍,他很快在租车业务上站稳了脚跟,一跃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租车平台。

回顾陆正耀在神州租车上的打法,“规模扩张和价格战”就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战术。其实神州租车创立初期的发展并不是非常顺利。当时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融资进程一直不顺,那时陆正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没有子弹怎么打啊?”陆正耀口中的子弹就是资金。

陆正耀的风格是,只要子弹到手,就弹无虚发。据愉悦资本刘二海回忆,在刚启动租车业务时,联想曾进行了一次投资,虽然只是小规模购买了约1000辆车,但按照刘二海当时的感受,“这也很多钱的”!但陆正耀当时的执行力出乎他的意料。刚说完话没几个月,二三十个点就已经铺完了。

不过直到2012年7月迎来“大金主”华平后,神州租车才经历了跳跃式的扩张。资金一到位,神州租车就祭出价格战大旗,发动了“50元新车风暴”,当年在接受《中国企业家》杂志采访时,陆正耀笑称,“(神州租车)市场副总裁要被吓哭了”。

当然这也不是神州租车第一次发动猛烈攻势。2010年8月,联想控股注资后,神州租车就曾发动了降价幅度在30%-50%的价格战,当时这一举动被评论为“震惊同行”,也成为“租车狂人”陆正耀的标志性动作。

而在车队规模方面,2009年,神州租车的车队规模不足700辆,等到2011年底时已经达到26000辆,2012年为45000辆。在规模扩张和价格战的双重战术下,陆正耀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提高神州租车的市场占有率。

此后,神州租车也不负所望,行业地位迅速攀升,稳居中国租车行业老大之位数年。2014年9月,神州租车在香港上市。

在租车业务上市后,陆正耀又将目光投向了风口上的专车业务。2015年1月,B2C模式的神州专车平台在全国上线运营。

那时候,共享汽车已经站在中国的风口之上。到2014年底时,滴滴已经完成D轮7亿美元融资,估值迅速上升,成为当之无愧的超级独角兽,2014年8月,滴滴推出了专车业务;而在大洋彼岸的Uber也早已名声大噪。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