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https://www.0662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 > 模式 > 正文

从未存在的“7nm”光刻机

发布时间:2020-08-28 13:20:20 所属栏目:模式 来源:TechWeb.com.cn
导读:2020年8月28日,随着近年来芯片行业的发展,大众对于光刻机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媒体和厂商也更加频繁地使用7nm光刻机这样的关键词来进行宣传。但事实是: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没有7nm光刻机。 7nm只是一种工艺的代号,它和光刻机本身是不挂钩的。按照一

浸入式光刻技术是在2000年初首先由麻省理工学院林肯实验室亚微米技术小组提出,他们认为在传统光刻机的光学镜头与晶圆之间的介质可用水替代空气,以缩短曝光光源波长和增大镜头的数值孔径,从而提高分辨率。水与空气的折射率之比为1.44:1如果用水替代空气,相当于193nm波长缩短到134nm,如果采用比水介质反射率更高的其液体,可获得比134nm更短的波长。

简单来说就是运用了惠更斯原理,让光从一种介质折射进入另一种介质,那么在分界点相当于一个波源,向外发散子波。也就是说在这个过程中光的波长发生了改变,通过这种方式我们获得了一个波长更小的光源。

从未存在的“7nm”光刻机

一种多重曝光的流程示意图

另外一种技术就是多重曝光了,在图中最上面是已经经过一次Patterning的保护层(绿色,如SiN)再加上一层光刻胶(蓝色)。光刻胶在新的Mask下被刻出另一组凹槽(中间)。最后光刻胶层被去掉,留下可以进一步蚀刻的结构。

从未存在的“7nm”光刻机

简单来说就是将本应一次曝光的图形分成两次甚至更多次曝光来制作。比如要刻几条等间距的线,单次曝光可能只能刻出间距100nm的线,那么这时候稍微再移动大概50nm再刻一次,这时候线与线的间距就变成50nm了。

当然除了浸润式光刻和多重曝光,还有很多技术可以帮助进一步减小半导体制造工艺中的关键尺寸。但是比起用各种技术优化,直接更换光源会有较大的提升,即从波长为193nm的DUV光刻机换成波长大致为13.5nm的EUV光刻机。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