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更”抉择中的网文作家:观望、彷徨与呐喊
网文作家华生入行接近十年,其作品也曾获得改编。就此次阅文风波,在他看来,断更活动导致付费读者流失,对所有人都是坏事。据他了解,所谓阅文新合同是在去年9月推出,直到今年4月才全面启用。新浪科技获得一份今年2月的合同,与所谓新合同并不相同,不过对眼下热议的问题,已经有类似的约定。 华生表示,自己2017年与阅文之间的合同就已经约定授权期限到“死后五十年”,对合同规定,大家实际上都或多或少会有不满,但“有一些的确是需要修改的,也有一些不能太想当然”。华生指出,“ 比如有人希望授权期限只有几年,那其实就没法开发IP了,《庆余年》可是沉淀了10年”。在他看来,单纯发起危机没有任何意义,不过“发声肯定是好事,能改善一些积弊。” 就此次阅文事件涉及的权益问题,新浪科技向相关法律专家咨询,对方指出,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第十条的规定,著作权人的著作财产权是可以全部或部分转让、许可他人行使的,著作权人依照约定或法律有关规定获得报酬。因此,阅文的授权条款本身并不存在违反法律规定的情形。 “这里产生争议的主要是授权时间的问题”,该专家表示,一般来说,独占性质的许可使用往往是有授权时间限制的,转让则是“一次性买断”,著作财产权的权利人发生变更。阅文合同中虽然描述为“授权”,但授权期限延续到了著作财产权的法律保护期满,且为独家,实际就是永久性独家使用的转让性质。这种约定方式在行业中也会经常见到,具体还是要看授权权利的内容、对价、收益方式能否达到一定程度的匹配。 根据阅文方面表态,5月6日的恳谈会只是第一期,之后还会举办,对合同条款,会结合作家恳谈和调研的意见修改优化,推出新的合同。就此,专家建议,以往已签约作者可与平台协商重新签署合同。 “双方可以采取签署补充协议,或者终止原协议后按照新版合同签署新合同的方式,变更双方未来的合作模式。如果平台方在推出新版合同的同时,能够给出一套对于已签约作者合约的处理方案,也许可以避免大批量已签约作者的二次维权。” 此次事件中,“资本”是维权作家们关注的一个热词,华生认为,作为弱势群体有顾虑很正常。“大部分作者都有点宅属性,对合同和平台沟通都有一点畏难情绪,但是以后应该可以看到网站在加强沟通上做出更多努力,避免这种事件再次发生”。 可以明确的是,网文行业需要共赢。如果作家权益得不到保障,平台也好,资本也好,都不会有好的结果。 (文中千鸟、芍药、亦凡、华生为化名)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