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第三财季看点:下沉市场再立功 疫情之下祸福相依
当初,在去年第三财季的组织架构调整中,盒马被调出新零售事业群,与国际贸易事业部、1688、村淘、 零售通、速卖通并列,而这也意味着盒马仔整个新零售路线中的地位有所下降。不过,从财报数据来看,盒马的表现还是比较可圈可点的。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2月底,集团在中国拥有197间自营的盒马鲜生门店,主要位于一、二线城市。另一方面,于2019年9月,集团旗下天猫超市与高鑫零售合作,通过推出食品及日用品“半日达”的门店送货上门业务,拓宽了高鑫零售门店服务的范围。整个新零售业务方面,第三财季的收入为258亿元,同比增长128%,持续加速增长。 与此同时,作为对抗美团的重要业务线,本地生活业务在第三财季的表现也算可以。财报指出,本地生活服务收入主要来自饿了么的平台佣金、配送及其他服务费。本地生活服务季度收入同比增长47%至75.84亿元。受益于强劲的订单增长,本地生活服务业务 GMV 持续强劲增长,来自欠发达地区的GMV同比增长约40%。截至2019年12月底止季度,饿了么的新增消费者中有48%来自支付宝APP。 不过,在看到营收方面的增长的同时,也要看到盈利上的压力。虽然,在财报中,阿里并没有公布具体的亏损数据,但是也可以看出,在四新业务中,本地服务、新零售、lazada、菜鸟亏损总额约83亿元,同比略有增长。其中,本地生活服务的亏损更是位居第一。 现在,在阿里收购饿了么后,市场上的本地生活玩家以美团和阿里为主,无论是到店业务还是外卖业务竞争都十分激烈。当下,从外卖业务的占比上来看,基本上是64开,美团6,并且有着73开的趋势。对于饿了么来说,借助支付宝的力量,获取了更多新客户,数据显示,饿了么的新增消费者中有48%来自支付宝APP。 可以预计的是,当前的市场还足够大,也容得下两个玩家,美团和阿里的竞争未来还很多看头。不过,在未来的竞争中,阿里一方面要在下沉市场冲击拼多多,一方面还要在本地生活上对抗美团,不知道在投入上的分配会是如何,这方面对本地生活业务上也是一个不确定因素。 疫情之下 阿里如何应对 从营收和利润上来看,阿里交出了一份很不错的财报。第三财季,归属阿里巴巴集团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523.09亿元(约合75.14亿美元),同比增长58%。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计量的净利润为人民币464.93亿元(约合66.78亿美元),同比增长56%。但是,面对当前的疫情,很多投资者,也都对阿里的一季度表现打上了一个问号。 据TechWeb的了解,在当前多个小区封闭的情况下,以盒马为代表的生鲜企业受到了很大的推崇,更是出现了凌晨抢配送员的情况。想必,新零售业务线上的表现应该有所期待。但是,由于不可抗力,物流、商家以及到店业务都多多少少会受到较大的影响。 对此,张勇指出,实际上疫情的爆发这15天、10天以来是带来很大的影响,直到本周从周一开始,在很多的大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广东、深圳,有很多公司的员工或者部分员工开始重新上班,网络也开始恢复,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情况开始有一些好转了。 针对菜鸟物流业务,阿里CFO武卫也指出,虽然会受到一些影响,但由于技术性的产品开始慢慢收费,包括我们末端的服务收入增长非常好。整体来讲比去年的基数还是会增长的。 作为互联网巨头之一,在这次疫情之中,阿里也尽到了自己的责任,没有说为了业绩而去做出改变,更多的是为商家和消费者考虑。截止目前,价值4.68亿人民币的超过4000万件物资已经赠送或者在送往武汉和其它受疫情影响的地区。 并且,阿里还针对中小商家推出了扶持计划。阿里巴巴集团联合蚂蚁金服集团宣布,在减免平台商家经营费用;提供资金支持,为商家提供低息甚至免息贷款;补贴快递员;提供灵活就业岗位;为企业开放更多数字化服务能力,以及帮助企业远程办公和管理等六个方面推出20项扶助措施,和商家一起共度难关,帮助商家在疫情中生存和发展。 毫无疑问,阿里的各种扶持措施势必会对第四财季的财务数据造成影响,但在这种关键时期,上述各种行为也是阿里价值观的体现。并且,疫情肯定会过去,对阿里的影响也更多是短暂的一次性的,只要整体业务仍在健康的战略线上发展,阿里就会很快弥补疫情中的损失。 另外,疫情之下,很多消费者也改变了日常生活工作方式,比如在线办公、线上买菜等。祸福相依,疫情之下,阿里或许说不定还会找到另一个发展机会。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