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浮2019:风口上的5G 等一个落地机会
8月21日,三星发布了三星Galaxy Note10+ 5G,并成为了三星在中国市场推出的第一款5G手机。仅相隔一天,22日,vivo首款5G版手机iQOO Pro正式发布,售价创新低,为3798元。30日,中国移动自有品牌的5G手机—先行者X1在线上线下同步开售,售价为4899元。 至此,在5G牌照发放两个月后,中国5G手机市场上集齐了5款产品。 同样,在5G芯片领域的竞争也几近白热化。 在手机定价上,芯片处在至关重要的位置,甚至说其是决定性因素也不为过。同时,芯片厂商在定价和性能上的竞争最终也都会在手机厂商中得到放大和显现。 随着英特尔的退出,全球研发出5G芯片的企业仅剩下了高通、华为、三星、联发科和紫光展锐。其中华为、三星5G芯片往往用于自家产品,真正面向市场出售5G芯片的仅高通、联发科、紫光展锐三家。 在中国的 5G 市场已经进入了三足鼎立的模式:麒麟 5G 移动处理平台、高通 5G 移动处理平台和三星 Exynos 5G 移动处理平台,而且这三个平台都有了各自的玩家代表。麒麟芯片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华为系的首选,OPPO 则加入了高通的阵营,而vivo 选择了少数派的三星 Exynos。 9月初,华为发布了全球首个将5G基带集成到手机SoC中的麒麟990 5G。而在麒麟990系列发布的前一天,三星抢先发布了旗下首款集成5G基带的处理器Exynos980,但这款芯片被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在演讲中称为“PPT”芯片。 值得一提的是,在麒麟990系列发布几个小时后,高通也宣布将推出集成5G功能的骁龙7系5G移动平台,并称该平台已于2019年第二季度向客户出样,四季度推出相应终端。 不过对标麒麟990系列的骁龙8系列旗舰5G移动平台,将在年底才发布,相应终端则要到明年上半年才能推出。 短短三天时间内,三星、华为和高通三家的5G集成基带芯片便接连面世,而这其中的战争意味也颇为明显了。 临近年末,手机厂商的5G抢位战越来越激烈。 数据显示,中国市场在今年第三季度的5G手机总出货量达到48.5万台,其中,vivo主打低端机占据了54.3%的市场份额。 卢伟冰在一场公开活动中表示,“5G到来,手机市场应该会有一个很大的反弹。” 这从华米OV紧锣密鼓的相互掐架中就可见一斑:11月26日,荣耀在北京发布了旗下首款5G双模手机——荣耀V30。就在同一天,小米集团副总裁卢伟冰也在微博预告,Redmi的首款5G双模手机K30将于12月10日发布。 OPPO也在赶紧表态,28日,OPPO副总裁沈义人在微博上爆料旗下首款5G手机的信息:“大概可能是同期同价位最轻薄的双模5G手机”。 众所周知,5G手机的过高价格一直是影响其被市场接受的最大阻力,谁掌握了极具竞争力的低价产品,谁就掌握了2019年的手机市场。 如今来看,5G手机的价格战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来的都更早。目前市场上的5G手机售价已经下探到了2000元以内,速度远快于业界预期。 但在现阶段来讲,由于4G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满足了绝大多数用户对绝大多数场景的日常需求,5G对用户的使用场景上确实没有太多的应用支撑。所以,OPPO副总裁、全球销售总裁吴强预测,至少从2020年来看,还不会有特别大规模的主动换机潮。 他还认为,在5G时代,视频无论是拍、看、分享,这一整条链路的应用都会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成为消费者在手机上最重要的体验。 垂直行业应用还需添一把手火 早在MWC上,设备厂商便联合运营商展示了垂直行业应用的早期探索,虽然当时这些应用被媒体争相报道,现在看来确实是有些初级和稚嫩。 视频方面,华为展示了业界首次通过5G,实现8k的视频直播,同时也做到了时延最低。OPPO采用了其首部5G手机完成了全球首次5G手机微博视频直播。不过,现在依靠一部5G手机就可以轻松做到。 工业应用方面,中兴通讯展示了在网络切片中5G网络模拟了智能工厂中手机屏幕的质检和视频远程指导、生产环境视频监控场景,爱立信展示了与中国联通合作的在青岛港打造的智慧码头。目前智慧港口和智慧工厂的应用已经相对成熟,并且增大了复杂程度。 不过,在牌照发放之后,垂直领域的落地和竞争也在全面加速,不管是C端还是B端都展现出了遍地开花的蓬勃之力。 具体来看,5G视频直播,5G超高清视频,VR、AR带来的沉浸式体验成为了时下最热门的应用,而车联网、远程医疗、工业互联网等领域也在蓄势待发。 举例来讲,根据中国移动最新公布的成绩,5G已经助力工业互联网、智能交通、智慧医疗等领域实现了51个应用示范项目落地。 不可否认,最具潜力成为下一个BAT的企业就潜藏在这些应用赛道之中。而在这几大领域之中,被各个企业一致看好的非车联网莫属了,但是在车联网的范畴下,有关注自动驾驶的,有关注车路协同的,也有关注特定场景的。 “我们非常期待C-V2X(蜂窝车联网)在中国的落地,我国的顶层设计能力非常强,而且能够统一调度各种社会资源,这将有力地支持C-V2X技术落地,因为车对万物互联不仅仅意味着车辆要聪明,更意味着路、人、交通灯等都要互联互通起来,这样才能够实现车对万物的互联。”Qualcomm创投中国区董事总经理沈劲称。 国科嘉和执行董事丁润强也表示,“在应用领域,以智能网联汽车与5G结合为例,我们关注的重点是给特定某一类场景的自动驾驶方案,比如工程机械与智能矿山,这些场景更需要无人化改造和先进的通讯服务进行支撑,而且客户具有买单意愿和支付能力。 “短期看,今年年底至明年年初,5G发展仍然意义大于形式。而据相关机构预计,5G时代的新应用大规模爆发也将出现在正式商用的1-2年之后,2020年将是验证5G场景落地的关键之年。”业内专家如此表态。 5G赛道吸引新入局者,资本争相涌入 除了5G赛道的常规选手外,CV智识还发现,百度、阿里、腾讯、B站、滴滴、360等纷纷变更了自己的经营范围,并不约而同地增加了电信业务的板块。 于这些企业而言,5G对企业来说是一次产业变革的重大机会,抓住这次发展红利,依托自己的产业特色和优势,或许就是奔跑在正确的道路上。 以BAT为例,CV智识观察到,BAT的战场主要聚焦在三大方面,即车联网、视频业务和MEC(边缘计算)。 不可否认,5G俨然成为了科技圈的香饽饽,谁都想在这场变革中分得一杯羹。值得注意的是,5G正式商用之后,资本的热钱也开始渐渐涌入。 一方面,投资机构在市场寒冬下将目光集中在了5G等新技术带来的机会上,另一方面,一年设立上百亿5G创新基金,五年上千亿的5G投资规划的运营商们在5G投资上暗自较劲。 近日由社会战略投资方与政府产业基金共同出资的5G产业基金正式成立。该项产业基金总规模20亿元,一期10亿元已完成关账组建。 产业基金相关负责人称,5G产业基金重点投资全国范围内5G上中下游细分行业龙头企业,携手产业链战略合作方共同培育千亿级的5G产业市场。 在运营商侧,今年9月6日,中国联通宣布将设立一只由联通主导、首期规模100亿的5G创新母基金用于5G应用投资。 随后,在11月15日,中国移动投资公司宣布将在年内投资共计140亿元人民币,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更是进一步表示,中国移动将完善5G重点领域投资布局,力争未来五年投资达千亿规模。 同样,中国电信也在筹备类似的5G产业基金,目标也是100亿。 与此同时,通信巨头高通和华为也开始启动5G投资。 高通设立了总额高达2亿美元的5G生态系统风险投资基金。而华为虽然没有对外公布过具体的投资的金额和项目,但可以看到近一年来华为也是直接对5G产业链的初创公司频频出手。 伴随着资本的涌入,人们对5G的关注度和期望也越来越大。 不过,每个厂商对于5G爆发的应用都有着不同的理解,他们或执着于B端产业升级带来的发展空间,或看好C端场景的率先发展之力,又或者对底层芯片有着莫名的期待。 结语 当前,“全球5G看中国”已经成为了各产业链的一大共识。中国5G市场虽然起跑并不占据领先优势,但着实也做到了后来者居上。 工信部发布的报告显示,今年年底5G套餐的签约用户数量会超过300万,基站数量也会完成13万的发展目标。 而这一数字,不管对于运营商、手机厂商还是普通用户都是一则利好消息,同时,也为中国迈向更为成熟的5G发展阶段注入了一个强心剂。 王建宙在谈到5G时指出,“从全球而言,5G的建设刚刚处于起点。全球的电信运营商都面临挑战,一方面5G带来了大量机会。但5G的建设成本、运营成本比较高,给运营商带来了挑战和压力。” 在即将步入的2020年,中国5G发展的势头必将更为强劲,落地应用走过播种阶段,将迎来全面开花结果的收获之季。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