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国金融科技产业峰会丨杨海涛:零售银行业务智能化管理
第六个数据分析与统计建模无法对业务进行持续性的支持,刚才星环有一位领导、专家也提到了。现在商业银行在做模型的时候,不管做营销模型还是风险模型他们只关注在前端的,就是第一次的模型投产的时候这种效果是什么样子的,而他们对后续的不管营销模型还是风险模型后续维护的力度是非常差的。 第七是零售管理的分散化。这是我们做的简要的智能化营销管理闭环体系的内容,现在大家可以看到,正常的零售数据化营销管理分为四个闭环,这四个闭环一定是一环扣一环,在第四个环节一定把结果返回到第一个环节里面去。现在目前在商业银行做的最多的,现在最关注的是在第二和第三,产品设计、渠道选择和运营主题,和第三个环节执行管控里面的一些运营管理,下面管理可视、归因明晰、决策支持都做的比较弱。而第一个和第四个有些公司在做,比如说做一些客户的行为分析,然后其他的一些算法、模型,但是有一个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呢?就是看起来做的是很多的模型放在里面,但是实际给银行创造的价值、效果不是太明显,比如说我们在做零售,帮他们来做零售管理的时候,有一部分客户群体是银行最主要的客户群体,就是代发工资客户,据我们调查、通过几个银行调查,每家银行代发工资客户占零售客户的比例基本上达到30-40%,股份制银行除外,我指的基本上上城商行层面、农商行层面,国有的银行大部分都是以对公为主的业务结构。30-40%的代发工资客户有一个大的特征是他们在工资下发的三天之内,70%多的客户会将资金划出去,划到其他银行去,就这么一个小的方向我们都可以创造一个产品、创造一个模式去帮助商业银行怎么来把这些容易流失掉的代发工资客户资金挽留住,最大程度地资金挽留住。这不仅仅是数据分析、数据挖掘单独地能完成了,而且把客户挖掘出来之后,我要根据客户不同的特征通过业务如何设计产品、如何设计一些活动,能把代发工资的客户资金真正地挽留下来,这是我举的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一定要通过自身的能力去真正帮助银行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这个是我们做的零售大数据分析框架,这个框架在我们做的过程中其他公司也有一些具体的方案在这里面,但是在整个方案设计过程中缺少最上面那一层,就是执行层,就是一定要帮助银行设计产品、设计活动,通过更强有力的咨询服务、业务策划的服务,通过这个系统来真正地把这个效果传达下去,所以执行层这一块每一个环节都会有相应的一些系统或者是渠道、或者平台去接收智能化模型拿出来的一些结果返回到整个的银行的前端客户,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很有效的活动效果或者营销管理效果。 由于时间关系,我就表达到这里,都是观念性和方向性的,后面的时间可能不够了,有需要我们下面进行探讨,谢谢。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