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捷中国区总裁孙丹:全球数据激增,一盘掌控“大数据”时代
答:同时有一些数据会推到数据中心做深度学习。所以现在这一块是边,我们在边根据他的负载做人工智能;云是传统的云,中间缺一块运输,我们做中间数据传输这一块的解决方案。所以从边到传送到云就好了。云就是大容量,因为最终大数据全在云上,做机器学习的,前端一方面采集一方面要做决策。现在最大的瓶颈是网络。为什么做分布式呢?就是因为网络挑战很大。还是以安防为例,安防的图象想通过网络传过到后面,再做决策后传送回来,那个需要的带宽太大了。这就是为什么CDN有前景。一定要做成分布式的。 前端开始做决策也是一样的,我等数据推送到后端,后端再推回来已经来不及了,罪犯已经跑了,一抓到就要马上做决策把这个人锁住。包括无人汽车,后备厢基本上就是硬盘,因为产生的数据全在后面,如果要传到网上肯定来不及。为什么最早做无人汽车的时候把这么多的数据怎么传到云?因为云要做深度学习。怎么把数据快速传到数据中心里面,需要一个解决方案,不能通过网络的。即使5G出来,成本太贵了,通过网络传的成本不如直接传。而实时数据的需求要求前端必须要做决策。 问:多读写臂等技术有没有厂商在测? 答:我们公司早就有客户在测多读写臂技术,有互联网的客户还有OEM的客户早就在测了。热辅助磁记录(HAMR)方面,有一些客户拿到工程盘也在测了,其实热辅助磁记录(HAMR)我们在全世界差不多出去上万片了,已经不是实验室阶段了,早有广泛的应用了。因为我们搞了10来年研发了,其实很快就大量的客户了。确实这个技术是下一代的希望,因为现有的技术很难突破面密度壁垒。 问:我们数据安全这方面,在提高设备安全或者保证客户存储数据安全这方面有什么分享? 答:我们有特别先进的安全措施,只是国内的安全盘要政府管制。比如一键擦除、加密在我们固件里面就有,还有专门的安全盘带这个功能的,我们国外很多客户在采购时一大半都带有安全功能的,只是国内是管制的,需要政府批准。但是从技术和功能上讲我们有这样的解决方案。 问:我刚才想说,存储就是一个软件驱动更多一些的市场,包括软件从互联网公司,他们首先是有应用,然后才有一些需求,有需求再用去配置,会是这么一个过程吗? 答:对,根据负载和工作的要求。可以这么理解,从你这个说法角度有道理,从存储角度来说从硬件来说,我们就给人家磁头和碟,监控盘、企业盘的区别就是软件。对于客户来说也是一样的,根据负载的要求我们给他们写不同的软件固件,有这方面的差异。 问:从客户角度可能需要一个统一标准? 答:PC里面统一标准,企业级都是统一标准。但是PC盘跟企业盘不一样的,服务器24小时在线,但是PC不一样的。同一个领域里面是可以的。但我们有定制固件、定制软件,比如要求几秒钟启动都可以写进去的,是一个固件定制。如果不定制我们就是标准的,市场上全是标准的。有一些客户要求定制的,还有安防监控,他说我定制的固件丢一些帧没有关系,因为不要求图象不能丢帧,可以写进去。所以固件是管理硬盘的,可以定制的。 【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IDC圈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延伸阅读: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