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https://www.0662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 > 经验 > 正文

漫谈流量劫持

发布时间:2016-05-19 02:31:42 所属栏目:经验 来源:FreeBuf黑客与极客
导读:在鼠标点击的一刹那,流量在用户系统中流过层层节点,在路由的指引下奔向远程服务器。这段路程中短兵相接的战斗往往是最激烈的,在所有流量可能路过的节点往往都埋伏着劫持

流量劫持的故事继续发展,当一个网络数据包成功躲开了本地主机系统上的层层围剿,离开用户主机穿行于各个路由网关节点,又开启了一段新的冒险之旅。在用户主机和远程服务器之间的道路同样是埋伏重重,数据包可能被指引向错误的终点(DNS劫持),也可能被半路冒名顶替(302重定向),或者直接被篡改(http注入)。

1.运营商劫持

提起网络劫持往往第一个想起的就是运营商劫持,可能每一个上网的用户或多或少都曾经遇到过,电脑系统或手机用安全软件扫描没有任何异常,但是打开正常网页总是莫名其妙弹出广告或者跳转到其他网站。对普通用户来说这样的行为可以说深恶痛绝,企业和正规网站同样也深受其害,正常业务和企业形象都会受到影响,在15年年底,腾讯、小米、微博等6家互联网公司共同发表了一篇抵制运营商流量劫持的联合声明。

在我们日常的安全运营过程中也经常接到疑似运营商劫持的用户反馈,下面讲述一个非常典型的http劫持跳转案例,用户反馈打开猎豹浏览器首页点击下载就会弹出广告页面,经过我们的检测发现用户的网络被运营商劫持,打开网页的数据包中被注入了广告劫持代码。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除了明面上的广告弹窗,还有后台静默的流量暗刷。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可能只有运营商客服投诉或工信部投诉才能让这些劫持行为稍有收敛。

图片13.png

图片13.png

[13] 用户打开网页的数据包被注入广告代码

图片14.png

图片14.png

[14] 用户任意点击网页触发广告弹窗跳转到“6间房”推广页面

这个案例劫持代码中的域名“abc.ss229.com”归属于推广广告联盟,在安全论坛和微博已有多次用户反馈,其官网号称日均PV达到2.5亿。其实运营商劫持流量的买卖其实已是圈内半公开的秘密,结合对用户上网习惯的分析,可以实现对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用户的精准定制化广告推送,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搜索相关的QQ群。

图片15.png

图片15.png

[15] 公开化的运营商劫持流量买卖

缺乏安全保护的dns协议和明文传输的http流量非常容易遭到劫持,而运营商占据网络流量的必经之路,在广告劫持技术上具有先天优势,比如常见的分光镜像技术,对于普通用户和厂商来说对抗成本相对较高,另一方面国内主流的搜索引擎、导航站点、电商网站都已经开始积极拥抱更加安全的https协议,这无疑是非常可喜的转变。

图片16.png

图片16.png

[16] 常用于运营商流量劫持的分光镜像技术

wooyun平台上也曾多次曝光运营商流量劫持的案例,例如曾经被用户举报的案例“下载小米商城被劫持到UC浏览器APP”,感谢万能的白帽子深入某运营商劫持平台系统为我们揭秘内幕。

图片17.png

图片17.png

[17] 被曝光的某运营商apk下载分发劫持的管理后台

以上种种,不得不让人想起“打劫圈”最富盛名的一句浑语,“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过此路,留下买路财”,“买网络送广告”已经成为网络运营商的标准套餐。这些劫持流量的买卖显然不仅仅是所谓的“个别内部员工违规操作”,还是那句话,用户越多责任越大,且行且珍惜。

2.CDN缓存污染

CDN加速技术本质上是一种良性的DNS劫持,通过DNS引导将用户对服务器上的js、图片等不经常变化的静态资源的请求引导到最近的服务器上,从而加速网络访问。加速访问的良好用户体验使CDN加速被各大网站广泛使用,其中蕴含的惊人流量自然也成为流量劫持者的目标。

图片18.png

图片18.png

[18] 用户打开正常网页后跳转到“色播”诱导页面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