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企业微信的使命
借助于此,天虹导购将服务时间延伸到固定的8小时工作制外,数据显示,天虹截止目前的闭店销售占比达16%。同时,天虹导购可直接通过企业微信将小程序商城发给消费者,这一功能也让天虹的优惠券核销实现了近9倍的增长。 现实商场中的导购,在触达消费者并实现销售转化的过程中,通过企业微信连接小程序、企业支付等多个生态功能,亦是在为企业微信创造消费场景。 这正是腾讯TO B业务里所缺乏的因子。 从企业内部连接到企业外部,企业微信将商家直接推向消费者,导购可直接促成消费者购买,最终在办公场景中实现交易闭环。对于重在连接的腾讯而言,交易场景上的丰富与即时性,更有利于补全B端基因的拼图。 当然,B端基因的打造并非“一日之寒”。面对钉钉庞大的客户规模,以及强有力的生态基底,企业微信连接升级之后,消费场景的“保鲜”、供应链能力的建设……这一个个命题仍有待腾讯来作答。 尤其是在产业互联网赛道的持续竞逐中,以小程序、企业微信为代表的B端服务应用已成为腾讯的生力军,在这块兵家必争之地上,企业微信更不容有闪失。 不过,面对医疗、金融和能源等更复杂、更传统的商业链条中,企业服务软件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这样的战场中,企业微信与钉钉将如何竞争? 头部游戏 如前所述,由于上线时间更早,且带着阿里冲击B端市场的使命,钉钉在用户规模上跑出了领先局面。 同时,庞大的企业用户规模之下,钉钉也吸引了更多ISV(独立软件开发商)入驻。截止2018年3月,入驻钉钉的开发商达10万家,提供的企业级应用达14万,开放平台的GMV较上年同期增长10倍。 产品抢跑后,钉钉从IM工具不断迭代为开放的企业服务平台,再配合阿里云的云服务、蚂蚁金服的供应链金融,钉钉得以吸引更多企业与服务商。 这是钉钉所具备的天时地利,而企业微信在短期内难赶超。 不过,开放连接外部客户的企业微信,亦有着更大的商业想象空间。前述伙伴云的内部人士就认为,未来消费者更倾向于通过微信直接触达服务。 在他看来,企业微信更有潜力。“两者的面向不同,钉钉更面向企业,企业微信则有望在面向消费者和企业之间做好桥梁的角色。”他总结道。 因此,不同的竞争侧重点和生态资源,造就了企业服务软件的差异化方向,仅从提高效率层面来考量,如今没有一家企业能占据绝对优势。 例如字节跳动近期上线的“飞书”,其没有打卡考勤等管理功能,但信息沟通上却足够透明,字节跳动的基层员工也能在飞书上看到张一鸣的工作目标。 但对于这样一款产品,中国黄金CIO周韩林就表示,不适合自家公司使用,他评价称,“产品比较适合互联网公司,尤其是内容公司” 企业服务软件百家争鸣,比拼的焦点究竟何在? 首先,企业办公软件除最基本的简化流程、提升效率之外,如何对垂直行业做好适配也是一项必修课,例如医疗企业对病历的精细化管理、能源企业与供应链的协作。 因此,面对更复杂的企业经营场景,有实力的玩家选择开放生态,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前述的钉钉就加强了与ISV的合作,钉钉CEO陈航就表示,“钉钉与ISV要做融合。”他认为唯有融合,才能让双方在资源投入最大化的前提下做好产品。 这一层面,企业微信也不甘示弱,其3.0版本正式发布两天后,曾获腾讯融资的企业CRM平台销售易,便宣布将联合企业微信推出汽车、教育、泛家居三大行业解决方案。 其次,头部玩家能实现平台开放,基础在于其自身的庞大客源,以及更丰富的生态能力,例如阿里深耕电商多年所沉淀的商家资源、腾讯提供的腾讯云、企业支付等技术及金融层面的扶持。 显然,头部玩家在技术层面支持产品不断迭代,企业效率持续提升,因而吸引更多企业及服务商入驻。在庞大的B端客户基础上,头部平台也得以强化产业互联网实力。 这场有关企业应用的战事,最终将演化为头部游戏。 2019年10月,阿里全资收购企业协作软件Teambition,而在当月,腾讯云副总裁答治茜也表示,将在年内打通腾讯云、企业微信和腾讯企点等内部SaaS。 收购优势平台、集中内部生态,互联网头部玩家手握资金,从企业IM工具切入,打出客源规模的高地,以此连接生态能力,并聚拢起更多的中小玩家和服务商。 看来,企业服务市场依旧有头部致胜的定律。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