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亚马逊去O启示:传统数据库会像马车一样被淘汰
三、确保信息安全。2006年,国家首度提出“核高基”概念,其中“基”指的是以数据库、操作系统、中间件等核心的基础软件产品。不过,囿于技术实力与软件研发的滞后性,越过数据库这座大山并不容易。得益于中国特色的互联网发展,阿里云用10年铸就了OceanBase强势登顶,这是我国基础软件取得的重大突破。 在我看来,以OceanBase、POLARDB为代表的国产数据库崛起是历史必然,背后是国家信息安全的考量。以Oracle、IBM为代表的国外数据库软件长期处于主导地位,在关键领域难免存在信息安全隐患,“棱镜门事件”便是前车之鉴,消除安全问题的不确定性势在必行,阿里必须也必然有所作为。 云原生数据库即将迎来爆发 事实上,云原生数据库一经问世便获得认可。2014年,AWS发布业内首个云原生数据库Aurora,被认为是AWS历史上增长速度最快的一款服务;2017年,阿里云发布国内首个云原生数据库POLARDB,同样迅速成长为公司增长最快的云数据库产品。 2018年4月,POLARDB正式开启商用,半年后与AWS双双入选Gartner发布的2018年数据库魔力象限,既证明了云厂商布局数据库技术的实力,也预示着云原生数据库潜力无限。 阿里云智能数据库事业部负责人李飞飞曾透露,“94%阿里云上的头部客户正在使用我们阿里云数据库服务,云上数据库的使用率和阿里云头部客户交叉率是非常好的。” 另外,从开源数据库厂商MongoDB的营收构成也能一窥端倪。2016财年,Atlas营收占比只有1%,2017财年中提升至7%,2018财年第一季度更是攀升至11%。MongoDB Atlas是其与公有云服务厂商合作,自身团队为客户部署所打造的云数据库。Atlas营收迅速增长,可以反映出市场对数据库云化模式的认可。 在我看来,云原生数据库市场可能在未来两三年内就会爆发。一方面,公有云增量市场可能不会像以前那么快,达到100%甚至200%,在这种市场条件下,云原生数据库更迎合市场需求,云厂商需要逐渐教育市场。另一方面,当前国外数据库厂商的技术垄断逐渐被打破,国产数据库强势崛起,数据库市场即将开始下半场角逐,云厂商是影响这场战役新的变量。 种种迹象表明,传统数据库原本坚实的防线正在被云厂商撕裂,以阿里云、AWS为代表的云厂商库将完成换道超车,当然需要一定时间。它们的当务之急是用对数据库市场的理解或数据库技术优势来去打动价值20-40亿的市场客户。 结语 19世纪末,汽车的出现最终淘汰了马车,从而促进人类经济生活各方面质的飞跃。如今,云厂商正在技术领域扮演与汽车一致的新角色,推动数据库市场的变革,而传统数据库会像马车一样被淘汰。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