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https://www.0662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百科 > 正文

金像奖的平衡术:合拍片大行其道,尽力保留本土立场

发布时间:2019-11-05 20:27:08 所属栏目:百科 来源:郭雅琼
导读:《沦落人》 似乎没多少圈外人关注。昨天晚上,香港金像奖颁奖典礼就这么静悄悄地开始,静悄悄地结束了。 去年的港产佳作《无双》不仅史无前例地收获了17项提名,最终更是斩获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摄影、最佳剪接、最佳美术指导和最佳服装

《三夫》是陈果继《榴莲飘飘》《香港有个荷里活》之后“妓*女三部曲”的收官之作,尺度大开的同时,政治隐喻也近乎直白。这样的影片能给演员充分发挥空间,但未必是投票人的最大公约数。

《三夫》剧照

《三夫》剧照

由吴镇宇主演的小人物奋斗史《逆流大叔》,则是不少香港观众口中“近年来最具港味的影片”。但励志题材一向是港片的常见类型,要言突破并不容易。

相比之下,去年囊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女配角、最佳美术指导等多个大奖的《明月几时有》,有着许鞍华一贯的人文气质,喜欢的未必极致,但反感的也更少。

加上去年的的竞争对手《杀破狼·贪狼》以及《追龙》等质量上并不算最突出,而备受好评的《相爱相亲》则是完全脱离了香港背景的故事。

可以说,进入2010年代以来,香港影坛本土意识与合拍大潮对抗的态势一直持续至今。

2011年《打擂台》击败大热合拍片《狄仁杰之通天帝国》成为最佳影片后,引起了不少讨论。

《打擂台》剧照

《打擂台》剧照

严格定义下,《打擂台》也是一出合拍片。但有评论认为,电影中意态明朗地是“怀香港文化的旧”,是香港电影“生死未卜”的隐喻。

而当2015年,第35届金像奖将最佳影片的殊荣授予一部政治立场更为强烈的影片时,这种保守情绪变得更为突出。

在相当一部分香港影人看来,香港电影越来越需要以向本土倾斜的姿态来获得自我认同,强调自身活力。

然而这当中,也有一部分影人,将这种本土化倾斜本身,看作是对内地市场的无声反抗,这种反抗甚至可以一定程度上牺牲对电影艺术的坚持和公正评判。

今年金像奖,这样的对抗气氛减弱了不少。当然,主要原因或许在于:港片数量和质量的下滑,已经不足以支撑这样的意识形态较量。

【来源:数娱梦工厂                作者:郭雅琼】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