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小生无义战
如果我把蔡徐坤、吴亦凡、鹿晗、王俊凯四位流量小生一起拉进来,情况就更明显了。2019年1月之后,从大趋势来看,吴亦凡在这四个人中间甚至长时间是垫底的。 说得难听一点,吴亦凡团队不过是在借助蔡徐坤的“鸡你太美”事件蹭热度,顺便显得度量很大,恶心一把蔡徐坤——真的肚量够大的话,其实在2018年“大碗宽面”鬼畜泛滥时,早就应该自黑了,而不是等到现在蔡徐坤落难时才来自黑。 朋友吴怼怼在微博上那天发了这样三句话。 1、吴亦凡这是在「发坤难财」。 2、流量和注意力被抢了之后,归国三子冰释前嫌,统一了战线。 3、蔡徐坤团队和粉丝后援会现在最大的敌人不是虎扑和B站,而是其他流量竞品。 我觉得他说的基本全面。尤其是“流量竞品”这四个字定义非常准确。 我很早就在《“鸡你太美”蔡徐坤》中提到:从鹿晗,到吴亦凡,再到今天的蔡徐坤,他们的走红某种意义上正是“娱乐消费主义”强大作用力的结果。 娱乐工业如同机器一般生产了相同的“男色商品”后,再制造了一批表现一致的狂热粉丝。蔡徐坤和鹿晗、吴亦凡不一样,但也没什么不一样。 粉丝却同样毫无差异,普遍呈现出了低龄、反智的特点。这些粉丝的控评、回怼、护犊行为甚至也趋于一致。他们如同偶像的复读机,始终重复着“XX爱你”、“最好的XX”、“始于颜值、陷于才华、忠于人品”这类无意义的赞美话语。 也许一年之后,蔡徐坤发布一首名为《鸡你太美》的Rap时,我相信B站弹幕里,照样会出现“蔡先生,对不起”的刷屏。 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中说: 机械复制技术制造了“世物皆同的感觉”,消解了古典艺术的距离感和唯一性。导致了古典艺术的“灵光”消逝,即艺术美境的流失。 在本雅明看来,机械复制技术的发展让艺术从一向被人们所崇敬的神圣的“祭坛”上拖了下来。其实明星艺人也是如此,他们身处大众娱乐工业这个生产线之中,“灵光”同样早已不在。 鹿晗、吴亦凡、蔡徐坤,不过也只是我们这个机械复制时代的流量商品罢了。 他们之间的流量战争,没有正义,也没有邪恶之分,只有商业利益之争,仅此而已。 【来源:深几度 作者:吴俊宇 】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