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https://www.0662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百科 > 正文

硬核母亲展开《一个母亲的复仇》,印度电影“回温”?

发布时间:2019-11-05 01:57:22 所属栏目:百科 来源:翟笑千
导读:神明不是无处不在的。 所以他创造了母亲。 伴着母亲节的脚步,一部与母爱有关的印度电影悄然上线《一个母亲的复仇》。与大众预期中的温馨风格不同,这部改编自印度德里黑公交事件的影片,非常硬核地将母亲和复仇放在了一起。 自2018年下半年在中国影市一度

再次改变印度电影在世界舞台形象的人是阿米尔•汗,同时他也是将印度电影推进中国市场的一大功臣。从《三傻大闹宝莱坞》、《我的个神啊》,到并未引进的《地球上的星星》,阿米尔•汗让中国观众看到了不一样的印度电影。尤其是在2017年,一部《摔跤吧!爸爸》,不仅在中国市场拿到了近13亿票房和豆瓣9.0的高分,也让印度电影在中国影市彻底拥有了姓名。

此后,从《神秘巨星》、《小萝莉的猴神大叔》到《起跑线》、《厕所英雄》、《印度合伙人》等影片,印度电影被大量引进中国市场,其以直面社会敏感问题的姿态得到中国观众的好感,即使是在引进片配额有限的情况下,印度电影仍然保持着每月一到两部的高频次露出。

佳肴再美味也有吃腻的一天,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一个很明显的现象是国内观众对印度电影的审美疲劳。除去《嗝嗝老师》取得了破亿的票房成绩外,去年五月份开始,无论是《巴里巴霍王2:终结》、《厕所英雄》、《苏丹》、《老爸102岁》,还是《印度合伙人》和《印度暴徒》票房都未能过亿,印度电影在中国市场的票房成绩整体下滑严重。

深究其原因,既因国内一股脑引进的印度电影太过“相似”,导致大众审美疲劳,也与市场对“印度热”的追捧过于极端化,导致观众闭上眼就可领悟其故事内核不无关系。一时间,凡是打上印度电影的标签,必将包含三大因素:现实性、社会性和充满爱的正能量。

“套路化”和“共情”成为印度电影的破局关键。

硬核母亲展开《一个母亲的复仇》,印度电影“回温”?

追溯去年的《巴里巴霍王2:终结》、《厕所英雄》、《印度合伙人》、《印度暴徒》等影片,以及再往前取得高票房的《摔跤吧!爸爸》《神秘巨星》《起跑线》等影片不难发现,观众对印度电影的认可度来源于影片所传递的情感、普世性与共情性,文化和社会壁垒存在感较强的影片往往不容易激发出大众的共鸣与共情。

就《一个母亲的复仇》这部影片而言,一个原本温柔慈爱的母亲,为给女儿讨回公道,无奈进行私人审判。这样的故事其实并不少见,日本的《告白》、韩国的《别哭妈妈》以及美国的《三块广告牌》,这些影片的影像或浓烈或克制,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复仇或讨回公道外衣下包裹着的深沉母爱。

整体来看,虽然《一个母亲的复仇》存在诸多逻辑漏洞和情节短板,但它的情感张力却又是真实存在的。这种张力不仅来源于母爱,也出现在母亲、私家侦探、变性人学生这些代表弱势群体的人联合起来,打败代表恶势力的嫌疑人这一设定上。诸多因素的叠加,使得影片所折射的女性觉醒以及弱势群里之力显得更为震撼人心。

《一个母亲的复仇》做到了情感和立意层面的突破,片中母亲替女儿报了仇,故事留白,但在剧作层面依然存在很多的上升空间。而影片之外,当大众“脱敏”现实题材后,印度电影要走的路亦很长。

【来源: 娱乐独角兽                作者:翟笑千】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