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https://www.0662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百科 > 正文

选角成功、拳拳到肉,《何以为家》为内地影市带来哪些思考?

发布时间:2019-11-05 01:51:03 所属栏目:百科 来源:大静
导读:难民、贫民窟、贩毒、童婚、原生家庭、非法劳工、黑户、人口买卖、生育权及生养困境 黎巴嫩甚至整个阿拉伯世界的边缘群体、底层问题及那些由来已久的疮疤,被文艺电影《何以为家》逐一点破,内地观众借着女导演娜丁拉巴基的视角,窥见了现世安稳之外世界的

事实上,国内电影行业不乏这类例子,如由张艺谋执导,聚焦农村、贫穷及失学问题的《一个都不能少》,影片选用的所有演员均是普通中、小学的教师和学生;张扬执导的《昨天》则由贾宏声本色出演了一个“染毒”青年演员,电影重现了其十年时光中的沉沦与再生,片中贾宏声的父母、朋友均由现实生活中的原型扮演;

尔冬升执导的《我是路人甲》关注了“横漂”群体的梦想和奋斗,片中演员均是真实“横漂”,据公开资料,该片在开拍前做了近4个月的采访,搜集了200多个“横漂”故事,整理了近百万字的文字材料;《冈仁波齐》剧组则在川、滇、藏三省区交汇处的芒康县普拉村找到了要去朝圣的11个普通藏民,影片耗时一年跟拍,行程长达2000公里……此外,《小武》《盲山》《二十四城计》《推拿》《湄公河行动》等电影均启用了大量非专业演员。

选角成功、拳拳到肉,《何以为家》为内地影市带来哪些思考?

从评分上看,这些电影的品质普遍高于“平均水位”,原因不难分析,原型人物的出演给了电影“纪录片”式的观感,赋予了角色原生态的样貌,在宣发上自带话题性,容易引发观众共鸣,也更有利于电影主题和价值体系的升华。更重要的是,它建立了创作者和观众之间的信任感,而这种说服力,靠“演技”是很难实现的。

曾主演了自己前两部执导电影的娜丁·拉巴基,就主动剪掉了其在《何以为家》中的镜头,因为“和那些演员相比,我演的这个角色远没他们那么真实”。

在内地影市流量明星失灵、A咖片酬居高不下的当下,电影制作公司或许可以在选角环节进行更开放的尝试和思考。

选角思路理应更新,但挑战与难题并存

由人物原型出演电影主角的利好面显而易见,选角思路也理应更新,但实际上,想在当下市场环境下拍出一部这样的电影,面临着许多挑战与难题。

首先,在《主投主控意愿弱化、大锅饭风气兴起,电影出品玩起了“人海战术”》一文中,笔者曾提及“电影投资中有了愈演愈烈的‘大锅饭’风气”,这股新风气下,制作、出品、发行深度捆绑,“主投主控”的制作公司减少,市场普遍以“一家多投、多家抱团”的方式分散风险,喜剧、青春剧、动作片等“安全牌”成为主流,制作周期也在资本逐利的惯性下日趋短平快。

而只要市场“风险厌恶系数”高企的情况不改变,如《何以为家》般呈现边缘现实,制作时间超过五年、实际调查耗时三年、后期剪辑耗时两年,投入产出比存在极大不确定性的作品出现的概率就微乎其微。

其次,无论是《一个都不能少》中的魏敏芝、《冈仁波齐》中的11位藏民,还是《何以为家》中已经移民挪威开始新生活的Zain,都属于“一次性”演员——一部作品,就极可能是他们的整个电影生涯。而从《我和我的经纪人》《创造营2019》等热播综艺中,不难发现中国造星工业已经有了向韩国看齐靠拢的势头,这意味着未来的市场资源将向“长变现周期”的艺人倾斜。

再次,以往敢冒着风险启用非专业演员的,是张艺谋、贾樟柯、尔冬升等“大导”,而目前,大量第五代、第六代导演参与到影视行业的资本运作中,签订对赌协议的导演不在少数。当电影票房与个人利益密切关联,“赌性”和冒险行为也就大大减少。一个最有力的佐证是,《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宣布定档后,国产影片均“闻风而逃”避开与其正面较量。

此外,这类电影蕴藏着一个共性:即试图“以小见大”,通过还原底层人物的真实状态呈现普遍性的现实问题,题材的内生共性往往让影片面临更细致的审查,也侧面增加了影片上映的不确定性。

与这些挑战和难题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观众日益增长的需求——从纪录片走红,到《冈仁波齐》《何以为家》等纪录片式电影市场和口碑的双丰收,再到“手持拍摄”风靡、交互式电影的出现,以真实感为卖点的电影已经发展成一个细分类型,且拥有了稳定的、有买单意愿的受众。

如何以《何以为家》为范本,找到内地电影的新空间,或许能成为从业者们接下来的课题。

【来源:锋芒智库              作者:大静】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