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漫威200亿票房缔造者
为了尽快卸掉债务压力,他们将旗下最受欢迎的蜘蛛侠和相关角色,以“1000万美元一部电影+额外5%的收益分成”的代价卖给索尼。索尼只需保证每五年半发行一部蜘蛛侠电影,就可以一直拥有这些角色的电影拍摄权。 在他眼中,把角色版权卖给好莱坞已经是“一箭双雕”的生意:既可以向出价高的买家开个大价钱,还可以借着电影的人气卖出更多玩具。 2002年问世的《蜘蛛侠》 这笔交易让帕慕特追悔莫及。 2002年,索尼拍摄的《蜘蛛侠》问世,全球票房达到8.2亿美元,远超华纳此前拍摄的任何一部《蝙蝠侠》和《超人》,证明漫威角色拥有超高人气。 好莱坞公司很快一拥而上,纷纷投拍了手里获授权的漫威角色IP。 福斯的力度最大,2000年先于索尼推出《X战警》,2003年推出的《X战警2》更上一层楼,此外还投拍了《神奇四侠》、《艾丽卡》、《超胆侠》;环球找来李安拍摄《绿巨人》;狮门拍摄了《惩罚者》。 这些都远不及《蜘蛛侠》的票房。 阿拉德作为漫威影业的一把手,参与了这一时期几乎所有的漫威电影。当然,他和帕慕特却开心不起来。 分道扬镳 帕慕特不开心的原因在于钱。 《蜘蛛侠》三部曲票房总计近25亿美元,仅第一部就让索尼赚了4个多亿美元,但按照合同只需支付漫威区区两千多万美元。 2003年,漫威一纸诉状将索尼告上法庭,声称后者不正当地劫取商品收益,要求获得5000万美元赔偿。索尼妥协,并将电影的所有衍生品销售权益都让给漫威。 更关键的问题在于:漫威的收入并不掌握在自己手里。虽然每当《蜘蛛侠》、《X战警》电影大卖后,漫威的玩具销售就会增长。但电影拍摄与否、进度如何、上映日期完全由好莱坞说了算。 福斯曾将《X战警》从原定的圣诞档提前到暑期,搞得漫威措手不及——漫威原计划X战警的玩具要到年底才出街,配合电影上映的档期。 算上各类前传、外传、重启,《X战警》是福斯最赚钱的IP 和帕慕特不同,阿拉德不开心则是因为:好莱坞根本不懂漫威。 1998年的《刀锋战士》开始,阿拉德参与了好莱坞所有根据漫威漫画改编的电影。接触越多,他越意识到:好莱坞高管并不了解漫威漫画,他们只是觉得自己不能错过。 尽管已经问世的漫威电影项目有赚有赔,好莱坞公司并没有停下脚步——狮门在开发《黑寡妇》,米拉麦克斯计划拍《奇异博士》,福斯、新线先后动过拍《钢铁侠》的主意,甚至汤姆·克鲁斯一度表示感兴趣。 这些角色会不会被毁掉?漫威名气渐长,越来越多人要来插上一脚。 “一会是这个CEO,一会是那个CFO,我需要跟太多人打交道了。所有人都想拍电影,连办公室扫地的都想读剧本。”阿拉德最近向Deadline回忆。 夹在越发复杂的漫威和本就复杂的好莱坞公司之间,阿拉德备受折磨。 以蜘蛛侠为例,蜘蛛侠能不能抽烟?能不能喝酒?能不能纹身?什么时候可以不是处男?必须得是白人? 这些设定细节经常能让漫威和索尼的两班人马吵上半天,索尼干脆成立了专门的委员会,定期处理与漫威相关的问题。 比如,为了让金刚狼在《X战警》里保留标志性的两侧尖角发型,阿拉德不得不向福斯多番争取,最终才得以保留。 请输入图说 阿拉德名义上是制片人,多数时候好莱坞只把他当做漫威派来的顾问。 2006年,阿拉德辞去漫威所有职务,卖掉了手里价值超过5000万美元的漫威股票,开办了自己的制片公司Avi Arad Productions。 锱铢必较 阿拉德早在2003年就向帕慕特提过建议:漫威应该自己投拍电影。他提出了一个片单,包括雷神、美国队长等角色,当场遭到否决。 不只阿拉德。后来被任命为漫威影业首席运营官的大卫·梅塞尔(David Maisel)也向帕慕特提议,并拿出自己的一份片单。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