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https://www.0662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百科 > 正文

备案前买一家P2P,这个险值不值得冒?

发布时间:2019-11-05 00:35:51 所属栏目:百科 来源:薛洪言
导读:日前,北京互金协会发文称,鼓励知名投资机构、国资背景机构、大型互联网企业投资入股、整合网贷机构。我将之视作一种求助信号呼吁市场机构入场,不是接手烂摊子,而是借巨头之手搭建风险隔离带。 打赢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节点在2020年(2017年召

“由于2017年末互联网消费金融业务政策变化,导致贷款王业务垫款回收出现重大风险。管理层根据评估该部分垫款预期未来可获取的现金流量确定其价值,并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最终,2017年四季度计提资产减值7.88亿元,接近前三季度总和的两倍。

二是老赖意识抬头,还款意愿下降。P2P借款人总有个侥幸心理,以为平台清退了,借的钱就不用还了,或者平台跑路了,找不到还款入口,债务会不了了之。

以讹传讹下,行业内老赖意识抬头,借款人还款意愿下降,加剧行业风险。2018年下半年,市场中已经出现这样的苗头,在多方联合打压下才有改观,显然,还不到松口气的时候。

该怎么应对呢?敬畏风险、小心谨慎。

在这个行业里布局,就不可能置身事外,能做的,就是比他人更谨慎一些,敬畏风险,适当采取防范措施,然后静观其变。

决断

利弊都讲了,可利弊是算不清楚的。所谓能谋善断,谋看利弊,断需决心。抉择的天平两端,不仅仅是利弊,还要看决心。

决心来自哪里呢?决心来自吸引力,即P2P这个事,到底能带来什么价值?

P2P涉及资产端和资金端,分别看一下。

资金端。

资管新规后,大资管领域的入场券分别为银行、信托、基金、证券、保险,还有P2P、私募基金管理。前几个牌照有多难,不必多说,私募牌照只服务高净值用户,对巨头来讲,P2P才是进入大资管市场的入场券。

与银行、信托等牌照比,P2P的含金量虽低,但产品优势突出——低门槛、高收益,是真正面向普罗大众的投资工具。所以,P2P的空间是广阔的,只不过在持续爆雷的行业环境下,潜在投资需求被合规属性与安全担忧暂时压制。备案后的P2P,合规性与安全性有了质的好转,长期受压抑的需求被释放,P2P行业有望重新迎来快速增长。

至于网传P2P出借人限额规定——即单平台出借不超过20万、多平台合计不超过50万,一则可叠加私募牌照予以规避,二则对于长尾用户,限额也够用了。

资产端。

资产端可放贷的牌照太多了,却都有杠杆率限制。现阶段,不受杠杆率制约的渠道有两个,一是助贷,一是P2P。

巨头多通过助贷释放其溢出(相较资本金)的流量和风控能力,可助贷的监管压力越来越大,入手一张P2P,可灵活调配其放贷资源,同样不可或缺。

看通了P2P的差异化牌照价值,我想,决心是不成问题的。

未济

未济,易经六十四卦的最后一卦,表示物不可穷,万事皆无终点。

2011年之前的支付机构,一直处在无牌经营的尴尬地位;

2015年之前的P2P,则陷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忧虑之中;

造就互联网产业辉煌的幕后推手——资本,更是一直承担着投十赔九的压力;

……

世事皆是未济之事,机遇皆在风险之中。

监管已经发出求助信号,且看巨头们怎么回应吧。

【来源:洪言微语               作者:薛洪言】

(编辑:应用网_阳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